9月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以下簡稱《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立足各環節、全鏈條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精準發力,為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提供有力法律支撐。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表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形勢嚴峻,在刑事犯罪案件中占據較大比重,已經成為當前發案最高、損失最大、群眾反響最強烈的突出犯罪,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和諧穩定。公安部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4.1萬余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69萬余名,打掉涉“兩卡”違法犯罪團伙3.9萬個,追繳返還人民群眾被騙資金120億元。國家反詐中心2021年共緊急止付涉案資金3200余億元,攔截詐騙電話15.5億次、詐騙短信17.6億條,避免2800余萬名群眾受騙。
“相比刑法等傳統手段,反電信網絡詐騙立法的特點在于,實現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的防治與處置的前移,最大限度、最大范圍地推動各方主體及早干預、群防群治,在生態型治理中明確各相關方的權責義務,進而降低和壓縮電信網絡詐騙的發生機率和滋生空間。”北京師范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沈括認為,在《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終稿中,綜合治理措施仍是聚焦強化反詐宣傳、預警勸阻,擴大相關責任主體,確切落實及早干預、群防群治的效果。
奇安信集團旗下奇安盤古反詐業務負責人程遠表示,《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表決通過,對于進一步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具有重要意義。第一,該法對電信、金融、互聯網等行業單位提出了具體的服務規范及監管標準,可以有效預防詐騙滋生。第二,以預警宣傳為導向,通過多部門合力共建預警勸阻系統,可進一步擴大反詐成員體系規模,打破各單位間的業務隔閡及數據孤島,進而形成一體化反詐技術預警處置平臺。
程遠提到,反電信網絡詐騙法進一步強調反詐宣傳和預警勸阻的重要性,突出多部門參與合力治理機制的必要性,以及應對資金鏈核驗管理的迫切性,均與過去的反詐經驗總結相關。例如,以反詐中心為主體進行宣傳預警的覆蓋面限制問題、詐騙偵查處置的技術瓶頸及信息壁壘問題、面向數證調取研判下的指令下發及業務銜接問題等,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反詐工作推動進度。而《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將針對這些“痛點”著重發力,通過各方單位共同參與、協同配合的方式進行有效解決。(孔繁鑫)
來源: 光明網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030-0.html互聯網群防群治(《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今日通過,推動反詐及早干預、群防群治)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