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消費鈦度
又是一度“518中國營養節”。乘著大健康的風潮,“高營養素密度食物”被帶出了圈,成為近期熱詞。作為協辦方湯臣倍健呈現了行業領先企業的擔當,與主辦方新華網、指導單位中國營養學會一起匯聚行業力量,以前沿的知識與服務,為全齡免疫需求提升的大眾提供及時“補給”。
當我們打完一場又一場的免疫戰,“好好吃飯,提高免疫力”成為了新談資。吃什么能提升體質?一些博主在社交平臺上,展示了一種餐桌新風尚:優選“高營養素密度食物”。
“高營養素密度”,原本始于小眾人群的專業知識,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覺醒,開始傳播開來。消費者楊女士表示,自己經常上網查詢提升免疫力的辦法,看到一些大V推崇以科學量化的方式進行飲食,其中就提到食物的“營養素密度”。在微博上,“高營養素密度食物”話題也有較高的閱讀關注及討論。
基于對潛在新趨勢的洞悉與挖掘,今年,由新華網主辦、中國營養學會指導、湯臣倍健協辦的“518中國營養節”,倡導“免疫進階,優選營養素密度高的食物”,讓專業的營養學術語進入了大眾視野。
據活動現場的專家科普,營養素密度是指食物以單位能量為基礎所含有重要營養素的濃度。簡而言之,高營養素密度食物是某種營養素含量豐富、但能量相對較低。優選營養素密度高的食物,對免疫力低下的敏感?群,以及老年?、處在發育期的孩子們、孕婦乳母等?群來說,是提升免疫力的一種便捷方式。
“以往只知道食材越新鮮越好,并不了解哪些食物是高效的補充。營養節科普下,掌握了實用的30種《高營養素密度常見食物推薦》清單。”在消費者眼中,之前是“憑感覺” 補充營養、提高體質,現在有了針對性的攝入推薦,掌握健康生活又多了一招。
根據清單,如果想重點補充維生素C,可以選擇吃甜椒、獼猴桃、鮮棗;補充維生素A,優選雞肝、胡蘿卜、鴨蛋黃;生葵花籽、黑芝麻、鮮核桃則含有較高含量的維生素E。
老年人最關注的鈣,除了大眾熟知的牛奶,豆腐干和雞蛋黃也是比較好的選擇。此外,含鐵營養素密度較高的食物包括蛤蜊、鴨血、豬肝,含鋅營養素密度較高的食物有生蠔、羊肉、杏仁,含鎂營養素密度較高的食物有黑米、榛子、蕎麥。這些食物都有助于礦物質的高效補充。日常最常見的西芹、玉米、蘋果,是含膳食纖維營養素密度較高的食物;玉米不僅膳食纖維含量高,它和三文魚、橄欖油一樣,有較高的有益脂肪營養素密度。
營養知識不斷降維,人們的生活方式卻在升維。“高營養素密度食物”這一營養學詞匯的出圈,以及中國營養節主題的不斷迭代,折射出健康風潮之下消費趨勢與觀念的不斷進階。
去年“518中國營養節”首度傳遞“食物多樣化、科學攝入七大營養”的科學營養理念,受到業內廣泛關注。短短一年時間,國民對營養和健康的認知與消費習慣有了新變化。今年518中國營養節現場發布的《2023國民免疫力與營養健康現狀調查報告》顯示,過去一年,超過九成國民更加關注營養健康問題,近八成國民有為增強免疫力而加強營養補充的行為。國民營養需求正向安全化、專業化、個性化進階。
上述報告同樣揭示了“高營養素密度食物”背后潛在的巨量市場空間,超六成國民在日常飲食時會關注食品營養成分表中的營養素含量,但更多人熱衷于關注熱量,而少有人知道營養素密度,知道除了維生素C和蛋白質之外,提升免疫力還可以吃什么的人則更少。此外,國民在營養食物選擇時,雖然對食材新鮮度、口味等極為關注,但對營養素密度關注卻不足,不知道怎么選擇營養價值更高的食物。當人們對自身有了更多的營養需求,就會發現自己營養認知和行動不足,也更渴望在專業營養知識上進階和提升。
一個又一個的營養學概念從學界走向餐桌,國民飲食生活“專業化”的趨勢越發顯著。可以看到,在“高營養素密度食物”被熱議之前,骨骼肌含量、體脂率、BMI、低IG等,都是被重點關注的概念。其中,BMI概念的普及,使得群體減肥熱潮自此興起,少糖少油的飲食觀深入人心。
在“518中國營養節”活動上,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介紹,“高營養素密度食物”適合所有人,對嬰幼兒、老年人、孕產婦和運動減肥人群等尤其重要。據他介紹,因為嬰幼兒胃容量小,但生長、智力發育等營養需求大;而老年人需要的營養量比中青年時還要高一些,但他們消化和食欲又沒有那么好;孕產婦營養需求量大,但要保持健康體重,能量不能超標;運動減肥黨要控制能量,又要避免營養不足。對這幾類特殊人群來說,高營養素密度的食物最適合不過。
“營養素密度”、“BMI”等概念的結合,也在幫助消費者糾偏,邁向更健康的體質。為了助力國民營養進階專業化,今年“518中國營養節”,還有一系列有趣、有料、有營養的營養科普和互動活動,讓公眾更好學習專業營養知識。線上,在抖音和微博等主流平臺,大批專家和專業營養師圍繞“518中國營養節”話題,開展營養健康科普。線下,龔翔宇,諶龍,許昕,李小鵬等知名運動員助陣節日城市科普活動,共同傳遞科學營養理念。
國民營養向專業化不斷進階,對行業和企業而言,卻身處一條需要不斷“進階”之路。
行業分析師宋亮指出:“我國在專業營養研究起步較晚,所以企業技術研發實力及基礎薄弱;同時,國人對專業營養產品認知度不高。如今,消費觀念的改變為營養食品提供機會的同時也帶來很多挑戰,最直接的就是產品質量和功能。”
也有分析認為,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給企業在產品設計、生產及產業鏈供應上帶來新的挑戰;學界和應用場景應緊密結合,生產更多有價值,更多基于科學、強科研證據的產品。
通過“518中國營養節”,湯臣倍健向外界呈現了行業領先企業的擔當,持續助力國民提升科學營養素養,為全齡免疫需求提升的大眾提供及時“補給”。這不失為一份行業樣本。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消費鈦度》表示:“湯臣倍健作為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的第一品牌,具有產業鏈的優勢、產品矩陣和品牌知名度的優勢。后疫情時代,中國消費者對大健康營養管理、體重管理、顏值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節點下,湯臣倍健通過‘518中國營養節’幫助提升國民營養健康意識,對其整個品牌的活化與升級有著重大的意義。”
消費者則以購買力投票,選出了適合自己的健康方案:歐睿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維生素與膳食補充劑行業零售總規模為2001億人民幣,增速約為4.9%。湯臣倍健份額為10.3%,穩居第一。
湯臣倍健營養健康研究院副院長賀瑞坤表示,未來湯臣倍健科學營養的長期目標,是實現健康的綜合干預,包括精準營養干預、內穩態健康等多項前沿研究正在推進中,以科學營養改善健康及提升生命質量,推動人類生命奇點來臨。
身處大健康浪潮,引導行業向“高精尖”不斷發展并致力全民科普的湯臣倍健,正在看得更遠。(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003-0.html吃飯也能專業化,“高營養素密度食物”預訂下一個熱詞?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誰在減肥產業的“套路”上,挖呀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