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消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再度就歐盟對我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答記者問。有記者問:“10月4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對進口自中國的純電動載人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商務部表示,歐方發起此次反補貼調查僅依據對所謂補貼項目和損害威脅的主觀臆斷,缺乏充足證據支持,不符合世貿組織相關規則,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歐方要求中方在極短時間內進行磋商,且未提供有效的磋商材料,嚴重損害了中方權利。
在不久前舉行的第十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中,中方曾明確表示,歐方擬采取的調查措施是以“公平貿易”為名行保護自身產業之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并對中歐經貿關系產生負面影響。
中方敦促歐方從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以及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大局出發,審慎使用貿易救濟措施,鼓勵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深化合作,為中歐電動汽車產業共同發展創造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市場環境。中方將密切關注歐方后續調查程序,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而據此前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9月份時表示,歐盟委員會已經啟動了對中國政府對電動汽車制造商提供補貼的調查,評估歐盟是否需要征收關稅,以保護自己免受從國家補貼中受益的中國電動汽車生產商的侵害。
反補貼調查必須在啟動后的13個月內采取措施,臨時措施必須在9個月內實施,如果法律允許,在4個月內采取終措施。
馮德萊恩聲稱,全球汽車市場都充斥著低價的中國電動汽車,因為有巨額的國家補貼,所以價格可以做到很低,電動汽車在歐洲有巨大的潛力,但中國電動汽車扭曲了歐洲的市場,我們不接受來自市場內部的扭曲,也不接受來自外部的扭曲。
歐洲對競爭持開放態度,單不允許競爭到底,歐盟必須保護自己免受不公平行為的侵害,但歐盟會與中國保持開放的溝通。歐盟需要做的是去風險,而不是脫鉤。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7-956-0.html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啟動反補貼調查 商務部再回應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