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中國首例消費者起訴“蘋果稅”壟斷案一審宣判,上海知識產權法院駁回了消費者金某關于停止收取30%“蘋果稅”的不公平高價行為,以及停止“應用內購買”強制使用ApplePay搭售行為的訴求。
案件宣告后,原告金某的代理律師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王瓊飛在“網絡訴訟圈”公眾號發文表示,將針對本案上訴至最高人民法院。
“我們尊重一審法院的判決,但我們堅持認為蘋果公司在中國征收全球最高的‘蘋果稅’,且不開放第三方支付和第三方下載渠道的做法,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侵犯了中國消費者的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增加了中國企業的運營成本,損害了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全球競爭力。”他指出。
“蘋果稅”指蘋果公司在用戶發生“應用內購買”時收取的高達30%的交易傭金。每當蘋果用戶通過蘋果手機應用商店付費下載APP或在APP內部購買數字商品/服務時,蘋果公司會扣留交易金額的30%作為“過路費”,再將剩下70%轉給相應的APP開發者。如果不接受蘋果公司30%蘋果稅的提成安排,或者應用程序內置有隱藏的其他支付方式,蘋果公司將徑直下架該款應用程序。而這筆“過路費”已經成為蘋果兩大收入之一“服務收入”中的重要來源。
2021年1月中國消費者金某將蘋果公司(AppleInc)、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蘋果上海公司”)告上法庭,狀告蘋果公司因“蘋果稅”和支付方式唯一涉嫌壟斷。
該案歷時四年多,由于原被告差距懸殊,在業內看來,這是一場“必輸”的官司。
不過,根據“網絡訴訟圈”發文,在判決中,法院認可了原告的部分主張,判定蘋果公司在中國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據了解,中國目前是全球范圍內蘋果公司對于App內交易抽成費率最高的國家,抽成費率為30%。此前,蘋果公司已在歐洲、韓國等全球多地因利用壟斷地位征收“蘋果稅”的訴訟中敗訴,繳納巨額罰款并且主動下調費率。馬斯克和扎克伯格也曾公開反對“蘋果稅”。
實際上,在國內,“蘋果稅”過高問題已經引起了消費者的普遍不滿。
今年5月初,“蘋果稅”詞條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的位置。“原來蘋果手機要交蘋果稅”、“蘋果手機一直在偷你的錢”等話題被網友熱議。
近期,b站知名博主“科技狐”進行了50項app付費服務的對比,發現高達19項服務中,蘋果的收費高于安卓。
據第三方數據統計機構Sensortower統計,“蘋果稅”在2023年全球大約收入223.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608億元,在中國,這一數字超過了400億元。
王瓊飛表示,全球苦“蘋果稅”久矣!中國被區別對待,承受著全球最高的“蘋果稅”。
他指出,一個普通的中國用戶,為了中國數億的消費者,為了中國數百萬的開發者,為了中國互聯網產業,發起反壟斷訴訟,挑戰世界巨頭,可想而知,她面臨著巨額的訴訟成本和對抗大公司的重重壓力。“但是普通消費者為眾人挑戰巨頭,可能如堂吉訶德般無知無畏,但并不可笑。只有越來越多的人支持,為眾人抱薪者才不會凍斃于風雪,為消費者謀福利的理想可能才會真正實現。”
他還發起了倡議,呼吁產業界、消費者團體、經濟學界和法律界,共同參與這場反壟斷公益訴訟。美歐針對蘋果稅的反壟斷法律行動一浪高過一浪,最終迫使蘋果作出重大讓步,其中產業界和消費者團體的參與和支持,功不可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5-5599-0.html中國“蘋果稅”反壟斷第一槍:法院認定蘋果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