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2025的熱烈氛圍中,華為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濤發表演講,宣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大模型能力的飛躍與推理技術的迅猛發展,已經為企業全面智能化鋪平了道路,標志著AI在B端應用的奇點時刻已經到來。這一宣言,不僅預示著技術革新的新紀元,也彰顯了中國企業在智能化戰略推進上的堅定步伐。
當業界還在熱議AGI(通用人工智能)何時降臨之際,華為等中國企業已率先行動,全面布局智能化戰略。在AI技術廣泛賦能各行各業的大背景下,“伙伴+華為”體系作為創新擴散的重要力量,其角色與影響力備受矚目。這一體系不僅承載著推動千行萬業數智化轉型的重任,更向業界傳遞出明確的信號:智能化時代已來,攜手共進方能把握未來。
回顧2023年5月,華為提出了共建“伙伴+華為”開放合作體系的愿景,旨在與合作伙伴共同深耕NA(網絡應用)、商業和分銷三大市場,助力各行各業實現數智化轉型。一年后,這一體系的成績單首次在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上公布:2023年新增交易伙伴2400多家,新增交易客戶8000多家,其中億元級合作伙伴超過90家,千萬級合作伙伴超過740家。這一成績標志著“伙伴+華為”體系已初具規模,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進入2024年,“伙伴+華為”體系的表現更加亮眼。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的增長超過25%,成為華為快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銀牌及以上合作伙伴的收入增長了25%,商業市場交易伙伴數增長了22%,有效分銷精英數更是實現了81%以上的增長。這些數據的背后,是華為與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伙伴+華為”體系生命力的生動體現。
華為之所以能在2024年取得如此顯著的增長,關鍵在于其“四梁六柱”戰略的有效執行。華為在人員、激勵等多方面向合作伙伴投入超過80億元,團隊規模增加了1200人。同時,華為還加強了數字化平臺的建設,提升了合作伙伴的報備項目線索數量,降低了違規伙伴的比例。華為還推出了500多個新產品和解決方案,舉辦了90多場地市對話活動,為合作伙伴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從合作伙伴的角度來看,服務能力的提升是業績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華為發布的千人布道師計劃、“一坊三輔”深入賦能等措施,幫助合作伙伴更好地服務客戶的數智化轉型旅程。2025年,華為計劃再向合作伙伴投入25%的資金,并再增加1200名服務人員,以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
在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2025上,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吳輝強調了客戶滿意度和伙伴健康度的重要性。他指出,未來合作伙伴體系的構建必須充分考慮客戶和合作伙伴的聲音。數據顯示,2024年客戶滿意度從92.1分提升到94.4分,伙伴健康度從91.6分提升到93.1分。這些數據不僅反映了“伙伴+華為”體系的持續壯大,也體現了其健康成長的態勢。
面對數智化浪潮的洶涌澎湃,千行萬業正加速邁向數智世界。然而,一條阻礙行業邁進的鴻溝卻不容忽視。由于數據孤島、整合困難等問題,許多企業的數據利用率低下,AI試點項目難以規模化推廣,技術與實際場景需求存在脫節。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伙伴+華為”體系不斷調整策略,堅持“一個深耕,兩個擴張”的業務戰略,以客戶分類為龍頭,匹配相應的組織陣型、資源配置、伙伴體系、產品與解決方案。
在NA市場,華為聯合合作伙伴與行業頭部客戶共同創新,打造場景化解決方案,樹立行業燈塔。在商業市場,華為以集成商為中心,提供可復制、易集成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在分銷市場,華為以工程商為中心、以分銷商為主,持續構建分銷伙伴體系,打造“易買、易賣”、“易裝、易維”、“易學、易用”的華為坤靈品牌產品。同時,華為還貫徹“一份貢獻,一份收益”的政策,鼓勵伙伴自主銷售,堅持優質資源向優質伙伴傾斜。
在合作模式上,華為在原有體系的基礎上新增了兩類伙伴:產品增值伙伴和集成伙伴。同時,華為還增加了對伙伴實操實踐能力認證的要求,進一步提升伙伴為客戶服務的能力。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伙伴+華為”體系正不斷強化對服務能力的要求,以確保能夠更好地服務客戶的數智化轉型旅程。
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副總裁許超表示:“我們提出了以客戶為中心的‘伙伴+華為’體系,希望所有伙伴都能面向客戶創造價值。”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華為在服務方面進行了三個轉變:從傳統以保障為主的服務全面轉變為圍繞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從條塊化作戰全面轉變為線下一張網、線上一平臺的協同作業模式;從面向伙伴的單一合作轉變為全方位深層次協同,實現組織、流程、平臺等方面的全面對接。
華為還對伙伴認證和評估體系進行了調整,不再計轉售類中間通路伙伴的業績,而是更加注重伙伴在技術和服務方面的投入以及綜合經營管理能力。同時,華為還通過規則落入流程、對內嚴紀律對外強秩序等措施,保障合作伙伴的權益,建立陽光透明、公平公正的合作秩序與合作氛圍。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5-12064-0.html華為“伙伴+”體系引領AI to B,共探數智化跨越之道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