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網易財經ESG
作者|王曉麗
近日,廣東證監局向德爾瑪(301332.SZ)董事長蔡鐵強及其兄弟蔡演強發出警示函。此次警示源于二人之母丘壽娣通過二級市場違規交易德爾瑪股票。
德爾瑪作為小家電領域的新星企業,于2023年5月成功上市。然而,公司上市后未能交出令市場信服的業績,反而陷入盈利能力困境。除了盈利能力問題,德爾瑪還存在產品質量、研發投入不足等多重問題。
此外,據萬得最新ESG評級顯示,德爾瑪僅獲“B”級評價,多個評估維度顯著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作為小家電行業的新星企業,德爾瑪亟待打造品牌聲譽,而積極踐行ESG行動無疑是其當下的關鍵發力點。
產品質量亟待提升
在社會維度,根據MSCI評級標準,其重點關注家電企業在化學品安全、供應鏈勞工標準以及勞務管理的表現。然而,由于德爾瑪尚未發布《ESG報告》,只能參考其《2023年財務報告》第五節――環境和社會責任部分。
來源:MSCI官網
在社會維度,德爾瑪秉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積極履行公共責任,致力于營造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及舒適的工作環境,并在員工職業健康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具體而言,公司主要聚焦職工權益保護、公共關系和社會公益事業開展工作。
然而,根據德爾瑪目前的實際情況,其在社會維度存在較嚴重的產品質量問題。據黑貓投訴平臺統計,德爾瑪的投訴詞條共計413條,其中多數涉及產品質量,如出售殘次品、產品多次故障等,同時也有不少消費者投訴權益受損及服務態度問題。
事實上,德爾瑪在上市前就已深陷質量糾紛,包括產品爆炸、短路、質量差等問題,而上市后這些問題仍未得到解決。產品作為公司與客戶唯一的連接媒介,其質量直接影響公司發展。因此,德爾瑪在產品質量方面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過度依賴代工廠、重營銷輕研發
在治理維度,MSCI給予家電企業近50%的權重,可見家電企業在治理維度表現的重要性。然而,德爾瑪在此維度的表現卻存在較多問題。
首先,正如前述,由于董事長蔡鐵強及其兄弟因母親違規交易股票而受到廣東證監局的警告,暴露出公司在內部監督和合規管理上的漏洞,未能對高層管理人員及親屬的證券交易行為進行有效監管。
此外,德爾瑪當前面臨的盈利能力問題部分歸因于其業務模式過于依賴品牌授權和代工生產。作為一家集自主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創新家電品牌,德爾瑪旗下擁有“德爾瑪”和“飛利浦”等品牌,產品涵蓋家居環境、水健康和個人護理等多個類別。
數據顯示,近年來德爾瑪主營業務收入占比持續下降,例如家居環境類產品自2018年起從約60%縮減至不足50%。相反,德爾瑪ODM和商標授權業務比例卻越來越高,這種過度依賴性限制了品牌的溢價能力,并可能削弱公司的長期盈利能力和品牌影響力。
上述問題正是外界一直詬病的德爾瑪“代工廠”、貼牌等問題,外界普遍認為德爾瑪這樣的發展模式難以持久。由于不同授權品牌合同期限的不同,德爾瑪還將面臨授權品牌續簽的風險。
除了過度依賴代工廠問題,德爾瑪還存在“重營銷輕研發”的問題。盡管高銷售費用投入是行業常見策略,但較低的研發投入可能影響其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長期競爭力。據報道,此前,德爾瑪還卷入了與美的集團的專利訴訟糾紛中,資料顯示,在招股期內,德爾瑪有5起涉及美的集團子公司的知識產權訴訟,均為被告方。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小家電市場中,創新能力不足和品牌力缺失將成為公司發展的關鍵瓶頸。對此,德爾瑪需調整戰略結構,解決上述燃眉之急,否則即便公司成功上市,后續發展仍令人擔憂。
參考資料:
[1] 《一波三折終上市,德爾瑪背靠名企品牌,亦困于名企品牌》;和訊
[2]《踉蹌上市,德爾瑪或缺少可持續發展動力》;于見專欄
[3]《德爾瑪沖關IPO:“代工成癮”、研發營銷失衡、質量問題頻發》;舒克財經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ESG 責任編輯: 鐘齊鳴_NF5619
《網易財經ESG》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7-4652-0.html陷入盈利困境,德爾瑪存在產品質量、研發投入不足等問題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