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電器是知名小家電品牌。
信息時報記者
潘敬文 攝
□信息時報記者 潘敬文
日前,小熊電器發布了2024年年報。2024年年報顯示,小熊電器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下跌35.37%。
此前九陽股份公布的2024年年報也顯示,公司凈利潤為1.22億元,同比下跌68.55%。
曾經成為網紅的小家電企業,正面臨市場瓶頸、競爭加劇的考驗。如何在國內轉型,并拓展海外銷售空間,正成為所有小家電企業尋找的破局難題。
現狀歸母凈利潤下跌超三成
小熊電器2024年年報顯示,全年營收47.58億元,同比微增0.98%,歸母凈利潤僅為2.88億元,較2023年的4.45億元下降35.37%,這是自2019年上市以來的最大跌幅。
財報顯示,小熊電器2024年銷售毛利率錄得35.29%,較上一年的36.35%下滑。小熊電器的營業成本同比增長了2.67%。小熊電器2024年的管理費用為2.36億元,同比增長24.25%;財務費用為1437.7萬元,同比增長171.74%;研發費用為1.95億元,同比增長36.48%。
截至4月24日,小熊電器股價收于45.33元/股,市值僅剩71.19億元,較2020年峰值時縮水嚴重。
雖然去年凈利潤大幅下滑,但小熊電器仍慷慨分紅。根據公司發布的年度利潤分配預案,以公司未來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的總股本扣除回購專用證券賬戶股份數量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 元(含稅),對應分紅率為53.47%,較2023 年提升11.97%。
競爭巨頭介入,競爭進一步白熱化
隨著傳統大家電巨頭加速下沉,以小熊電器為代表的小家電企業面臨更加嚴酷的競爭格局。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美的、海爾等家電巨頭,也推出大量類似網紅小家電產品線。與小熊電器不同的是,美的和海爾擁有全國性的龐大線下網點,還有供應鏈優勢,足以將同類產品價格拉低20%~30%在線下銷售。
巨頭之外,小熊電器同樣面臨蘇泊爾、九陽等同行老品牌的競爭。比如蘇泊爾推出主打設計年輕化的產品,在設計語言和營銷打法上全面對標。
此外,小熊電器還面臨小米生態鏈企業的競爭。小米生態鏈在各種互聯網營銷玩法上,同樣擅長于打造網紅和年輕化產品。
產品提質缺乏動力,AI故事難講
有業內觀點認為,與傳統的昂貴大家電產品比較,小家電產品在質量操控上與AI發展上,均陷入“兩頭不到岸”的窘迫。
目前小家電產品在黑貓平臺上均有不少投訴,諸如“養生壺底座熔化”“空氣炸鍋涂層脫落”等。有業內人士表示,很多小家電主打低價策略,其用戶以年輕租房群體為主,這類用戶對產品更新換代的需求低,大部分產品用幾次就不再使用,小家電廠商很難在質量保障上投入巨大精力。
今年3月,上海全球家電與消費電子行業盛會AWE2025上,不少家電廠商前去參展并打出了AI牌。小熊電器展出了AI智能豆漿機,能夠根據用戶的口味偏好自動調整研磨時間和溫度。另一個廠商則推出智能熨燙機,通過AI視覺識別技術,讓機器“看見”面料,保護衣物。
業內人士認為:“AI并不會為這些功能單一的小家電帶來使用體驗的實質變化,反而勸退一部分對價格敏感的用戶。”
業內人士認為,真正有足夠利潤空間和使用場景講AI故事的,更多還是傳統大家電品牌。比如海信基于自主研發的星海大模型,將家電從“功能控制”升級為“AI管家”,方太發布AI健康烹飪系統Healthy CookingGPT、老板電器升級了“食神AI大模型”。此外還有,TCL的分體式AI陪伴機器人TCL Ai Me、追覓孵化公司魔法原子的人形機器人小麥等。
海外突圍方向,需要加速拓展
2024年,小熊電器年國外銷售收入為6.68億元,同比增長80.81%,雖然占比不算多,卻是該公司去年增長最迅猛的部分。小熊電器在財報中表示,2025年將堅定品牌出海路線,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加大海外產品研發,構建海外渠道力與產品力的雙輪驅動運營體系。
有業內人士表示,小熊電器的出海布局較晚,到2024年的海外業務占比不足15%。2024年7月,小熊電器完成了對羅曼智能的股權收購。當時,小熊電器斥資1.54億元現金,收購羅曼智能61.78%的股權。交易完成后,小熊電器取得羅曼智能的控股權,羅曼智能將納入小熊電器的合并報表范疇。成立于2006年的羅曼智能在電動牙刷產品非常具有優勢,其技術發明專利超240項,銷售網絡遍布日本、韓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了電動牙刷,羅曼智能旗下的個護產品線還涉及剃須刀、理發器、吹風機、直發器、美容電器等。小熊收購羅曼智能,顯然被視為是強化海外布局的表現。
海外市場方面,小熊電器面對的競爭壓力也比較大。比如蘇泊爾在全球炊具和小家電市場份額領先,將海外銷量占比穩定在30%左右。新寶主要開展海外ODM/OEM業務,海外收入占比最高。而在每年廣交會上,美的、海爾等小熊電器傳統對手仍然在加速海外拓展。
行業數據
小家電產品需求量降低
曾經的網紅家電,為何遭遇困境?根據奧維云網(AVC),中國廚房小家電市場零售額在2020年達到664億元峰值后持續下滑,2023年降至549.3億元。2024年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廚房小家電整體零售額為609億元,小家電增長風光不再。對于2024年的反彈,有分析總結為是受到“以舊換新”國補活動的推動,多個品牌銷量同比有所回升。
“前幾年‘宅經濟’,消費者的居家時間大大延長,小家電銷量的增長也拉高了整個基數。”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小家電產品的需求量降低是情理之中。
2023年,美的電器董事長方洪波曾在集團股東大會上作出反思:“小家電是美的犯的一個錯誤,這些產品更新迭代快、生命周期短,可以說是曇花一現,一年兩年就沒了。”
專家觀點
需集中資源打造爆品
家電專家劉步塵認為,小熊電器的競爭優勢包括品牌年輕化、產品設計時尚潮流以及品類多樣化。而小熊電器發展短板也非常明顯。一方面,小家電行業技術門檻較低,企業難以構建有效的競爭壁壘;另一方面,市場參與者眾多,行業已呈現出典型的紅海競爭格局。劉步塵建議,小熊電器應該集中資源打造新的爆款產品,而不是全面開花;塑造差異化品牌形象,提升消費者品牌忠誠度;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盡快開辟新賽道。
根據財報,小熊電器已完成在各種研發項目上尋求突破,正在研發的產品包括雙艙洗衣機烘干版本、外置水箱空氣炸鍋、自動上水破壁機、溫泉煮蛋器、智控增壓電熨斗等,均為比較有創意的產品。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4-5181-0.html小家電市場增長乏力,海外突圍方向需要加速拓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