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未來1、2年內,所有家電企業和商家,在一線市場經營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最持續的生存與發展課題。
華辛||撰寫
原來還有15個、20個點的利潤,現在能有7、8個點,就已經很不錯了。
今年以來,家電圈與不少家電經銷商溝通時,有千萬級大商,也有百萬級小商,還有千億級巨商,大家普遍的感受就是“利潤下滑太嚴重”,很多家電品類的利潤基本上就是“腰斬式下跌”。
為了出貨,明知道只能拼低價、卷利潤,卻又不得不降低售價,搶用戶。在市場大盤相對穩定,用戶需求有限的情況下,為了加快出貨,各個渠道商家們,不管是京東、天貓,還是蘇寧易購、五星電器、商社電器、武漢工貿,或是各個品牌家電企業的專賣店、經銷商,唯一的競爭手段就是“降價、再降價、還降價”。
梳理不同家電品類、不同商家的動作、表態和想法,可以確認兩個基本信息:一是,今年以來,家電零售環節的毛利率,一路下行并且沒有停步的現象。不管是大品牌的商家,還是中小品牌的商家,在持續的價格內卷中都陷入了拼價格泥潭;特別是一些利潤空間相對豐厚的家電企業,面對很多定位高性價比、低價企業的市場沖擊后,更是被迫下調利潤、降價促銷搶單子。
前段時間,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出席商業活動時公開炮轟一線市場上的價格內卷,稱“靠低價競爭是無能的表現”。背后的原因,正是今年以來,以小米為代表的低價空調品牌在市場上“橫沖直撞”,拉低了行業均價更沖擊了主要企業的利潤水平。
二是,整個家電零售環節的利潤下滑幅度,普遍較大。有的商家是兩三成下降,有的商家則是四五成下降,基本上,今年以來的家電市場上還能維持利潤不下滑的企業和商家,基本沒有。很多企業和商家甚至在復盤時直言,如果只賺這么一點利潤,前期的研發投入、市場投入和產業鏈積累完全沒必要了,就是直接拼價格,直接拼成本。
被認為是國產高端小家電標桿的北鼎股份,最新發布的2024年半年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3.22億元,同比增長0.22%;實現凈利潤3191.76萬元,同比下降15.19%。這種成績的背后,應該是北鼎面對消費降級也只能采取“以價換量”策略。
家電企業和商家“盈利能力”和“利潤空間”持續走低,在家電圈看來:一,利潤下滑不是短期的商業現象,接下來的一年半載,還將持續且不可避免;二、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大商家,目前都無法扭轉這一趨勢,整個廠商已經被卷入惡性競爭的循環和漩渦中;三,利潤走低對于所有廠商而言,都不是好事情。特別是對于頭部企業和商家來說,缺少足夠的利潤支持,就會減少在產品技術、品質和服務等環節的投入力度,動搖的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實力、根基和自信。
那么,接下來的市場競爭中,眾多家電廠商們又如何應對這一輪的經營利潤走低?同時,一大批家電廠商又能否應對接下來“持續漫長”的經營利潤走低?這涉及兩個問題:前者是手段和技術,后者是能力和水平。
面對持續的消費降級趨勢。現階段,家電圈認為,應對經營利潤走低的最好辦法,就是“先苦后甜”:大中型企業和商家們,要加快通過一輪猛烈而快速的價格洗牌,從而通過“急降急打”策略快速拉高行業的競爭門檻。將一些只知道打“低價格牌”的廠商,通過市場化手段進行正面沖擊和打壓。正所謂,用價格魔法打敗低價的魔法,擠壓低價品牌的生存空間和優勢。
作為一個成熟的行業,以及主要家電廠商,早就在市場上開啟一場“持久戰”,其實很多廠商在這一輪“低價格”內卷戰中,很難持久地耗下去,而是會出現一輪“快刀斬亂麻”的市場交戰和激戰。所以,相信會有一批家電企業和商家,因為利潤走低而無法持續應戰,選擇主動退出。
可以預見,整個家電廠商面對經營利潤的下滑,短期沒有辦法扭轉,只能被迫參與,以實力和耐力應對多變的市場和惡性競爭。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4-2860-0.html經營利潤下滑,家電廠商正面臨生存挑戰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空調工無證上崗亂象叢生,加強筑牢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