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攀升,空調迎來了銷售、安裝旺季。近日,央視《財經調查》欄目接到消費者反映,說在市場上購置到的二手空調,噪聲大、能耗大、制冷效果差,使用時還有刺鼻的味道,但空調的標簽、能效指標看著都像是正規廠家出品。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記者對南京二手空調市場進行了調查,發現不法商家竟用致癌藥水“漂”白空調。
近年來,二手空調以其超低價格優勢,越來越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然而,許多看似“嶄新”的二手空調,是不法商家用致癌藥水“漂”白過的,他們對收來的舊空調進行一通“神操作”,顏色發黃的舊空調立馬舊貌換新顏。可實際上,這些空調已經被使用過十年以上,有的甚至是使用了接近二十年的“老物件”。
接下來,不法商家再對這些“返老還童”的二手空調進行精心包裝,貼上室內機的能效標識、室外機的機器功率標識、生產日期等產品信息標簽。而這些標識是花錢買來的,在網絡購物平臺,空調內機型號、外機標簽都有專門的賣家銷售,一套標簽的價格只需要幾角錢。流水號、日期條、二維碼,但凡是和空調相關的信息標簽,應有盡有。
生命健康安全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問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這一法定安全保障權益,包括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的安全。不法商家用致癌藥水“漂”白二手空調,已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安全保障權益。同時,這種“翻新”二手空調,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也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另外,默認能效標識等級為一級、帶二維碼,都是假冒張貼在二手空調機身上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第七十三條,偽造、冒用能源效率標識或者利用能源效率標識進行虛假宣傳的,由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責令改正,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倘若偽造的“能效標識”貼在假冒偽劣產品上,造成市民的財產損失,還有可能涉嫌詐騙罪。
對空調“翻新”造假不能聽之任之。相關職能監管部門,應該果斷出擊,對二手空調的回收、清洗、售賣,到相關標識的販賣等全鏈條的各個環節,都要重拳打擊。從長遠來看,國家層面、家電行業應著手制定空調回收利用標準,讓消費者心中有底,讓商家有章可循,讓執法者執法有據,從而讓二手空調市場早日步入良性軌道。
值得關注的是,“南京市場監管”微信號6月3日發文回應二手空調“翻新”貓膩表示,針對相關區域及舊貨市場的二手空調經營商戶的違法違規行為,有關部門和屬地已采取固定證據、封存核查、立案查處等執法措施。經過此次現場執法和整治,相信南京的空調“翻新”亂象將得到有效遏制。不過,整治風暴刮過之后,問題會不會反彈,還有待觀察。而通過藥水“翻新”舊空調的現象,可能不僅僅存在于南京市場,其他地方也要借此機會進行針對性的整治。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4-2007-0.html空調市場存在亂象,不法商家利用致癌藥水“漂”白空調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