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濺鴛鴦樓這個故事出自于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第三十一回。
武松識破蔣門神等的奸計,血濺鴛鴦樓,表現了他敢作敢為,富于正義感和反抗精神,盡管也曾被人利用,但終究從殘酷的現實中,從迷失的自我中醒悟過來,一步一步地克服自己的弱點,漸漸地走向成熟,然而也存在濫殺無辜的缺陷。
武松一向在快活林幫施恩看場子,誰知有一天孟州城的都監,姓張的,派人帶了貼子來取武松往州里走一趟。
他是牢城管營與差撥的上司,武松只好跟著去到州城。
拜見已畢,張都監對武松愛敬有加,并許將來把丫環玉蘭配給武松。
武松受此殊遇,誓愿報效張都監。
有天晚上武松正在月下舞棒,聽得墻外有人喊捉賊。
武松心想張都監如此待我,他家里有賊我一定要幫他打捉。
于是提了棒就往前廳奔去,誰知倒被都監家奴給拿下。
都監及時出現,在武松房里搜出了平時都監的親戚送給武松的一些金銀細軟于是把武松綁赴官府,再次發配,目標恩州牢城。
途經飛云浦,兩個公人正想和對面來的蔣門神的兩徒弟下手殺害武松,倒被武松一刀一個解決。
武松問出一切都是蔣門神和張都監的奸計,蔣門神仗著姐夫張都監的勢力又奪回了快活林,所以一定要殺武松解恨。
于是武松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心道:不殺得張都監,如何出得這口惡氣!回到張都監家里,男女老少一個不留,直殺到后花園鴛鴦樓,將張都監和另一個狗官也殺死,拿過桌上的酒壺猛灌一通,然后蘸血在墻上寫道:殺人者,打虎武松也!逃出城外,直奔十字坡,投奔張青和孫二娘去了。
2.武松為什么殺玉蘭武松有一個朋友與蔣門神發生了矛盾,而蔣門神又是非常霸道欺負老百姓,武松最痛恨欺負人百姓之人 ,所以武松和蔣門神就有了一些私人恩怨。
蔣門神他的勢力很強大,黑白兩道都有朋友,先是利用自己的權力,給武松一個小小的官位,對武松有求必應,事事滿足,想讓武松聽從于他,取得武松的信任讓他放松警惕,然后想加害于他! 蔣門神一直抓不到武松的把柄,就讓玉蘭加扮成丫鬟去伺候武松,想使美人計勾引武松,后來干脆把玉蘭許配給武松。
有些電視劇中,講述了武松和玉蘭情投意合,很愛玉蘭,對她非常好,這只是電視劇對劇情的渲染,其實武松并沒有看重這門婚事,他對玉蘭也只是可憐他的身世而已,所以后來他知道,玉蘭也是害他的人之一,他也是非常憤怒,嫉惡如仇。
蔣門神和玉蘭,設置了一個連環計,最后武松還是沒能逃過他們的奸計,被判死罪入獄,武松入獄機緣巧合,得知自己是蔣門神和玉蘭所害!非常氣憤,怒火中燒。
所以才有了武松血洗鴛鴦樓,玉蘭也死于其中,也許是因為武松嫂嫂的緣故,他覺得女人都心腸狠毒,所以他殺玉蘭的時候心中也帶著仇恨吧。
3.玉蘭是什么人玉蘭是張都監府的養娘,就是丫鬟。
雖然說丫鬟在宋朝地位已經比唐朝有所提高。
他們的地位比平民略低,但已經不是奴隸,有一定的自由。
主人不得隨意處置,比如官員強奸婢女,是要罷官的。
《宋刑統》盡管如此,婢女對主人還是依附關系,是要看主人眼色行事的。
所以,玉蘭對張都監必然是言聽計從的。
所以張都監讓玉蘭做什么,玉蘭就會做什么。
先是唱曲,隨后敬酒。
到后來故意把武松裝進張都監設的圈套。
玉蘭做這些,只不過是為了討好張都監,在張都監府上好好活著,盡一個丫鬟的本分。
換句話說,即使她真的嫁給武松,也不過是聽從張都監的安排,做她丫鬟的本分。
跟武松沒有關系。
也就是說,她只是張都監的工具,她是對張都監唯命是從的。
武松講義氣,重情感。
張都監是施恩父親老管營的頂頭上司。
武松屬于牢城營賊配軍,張都監邀請配軍,多大的臉面!武松只有信任,并且好好表現。
玉蘭是張都監信任的丫鬟,執行的是張都監的命令,當然得信任。
可是武松被欺騙了。
原來并不是所有官都是好官。
陽谷縣令不錯,老管營也不錯。
可是張都監不行。
武松改變了對官員的看法。
進而對朝廷失望。
殺張都監滿門,是報栽贓陷害之仇,玉蘭只是陷害武松的一步棋子,自然不能放過。
下手也絕不猶豫。
電視劇《水滸傳》編劇為了豐富劇情,給武松安排了一段愛情。
玉蘭喜歡上了武松。
這樣一來,玉蘭就成了武松的真愛。
為了不拖累,武松殺掉了玉蘭。
這樣一來,快意恩仇的武松就變成了一個絕情的人。
武松的形象就毀掉了。
本來是想給武松一段美好的愛情,結果適得其反。
所以,玉蘭本來是張都監嫁禍武松的幫兇,沒有憐憫武松,更沒有感情。
武松殺玉蘭,只是報仇雪恨。
并非絕情。
編劇一改,誤導了觀眾。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6498-0.html武松為何連自己喜歡的玉蘭也殺了?背后究竟有什么真相?歷史真相是什么?不該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