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澄與同治年齡相仿,兩人性格也頗為意氣相投,可惜的是,兩人湊在一起經常干壞事而不是好事。
譬如皇帝出游,往往都是兩人結伴而行。
同治喜歡出游,大概受其父咸豐的影響。
《睇向齋秘錄》中說,同治某次在宮中穿黑衣嬉戲,不巧被皇叔恭親王奕?看見,后者便婉言諫告侄皇帝不要有違祖制。
同治聽后,不高興地說:朕違祖制,罪當如何?恭親王說:臣冒死進言,乞圣明容納,帝何罪之有?同治仍不服氣,說:載澄也常穿黑衣出入宮門,你不好好教導他,卻來為難朕,是何居心?恭親王一時無語,回家后立刻訊問兒子載澄,結果把同治秘密出游的事給捅了出來。
說到出游之事,也是同治的天性使然。
同治從小就不愛讀書。
雖然有幾個好老師,但都拿他沒辦法。
老師要他背書,他背不了幾行就把書扔了;要他寫字,沒寫幾個把筆也給丟了。
由此,等到同治親政時,看奏章經常不知所云,連句讀在哪都不知道,其水準距合格皇帝還有十萬八千里。
從天性來說,同治更像一個頑童,最愛嬉戲玩鬧,宮里的游戲如蹴鞠弄舟、演劇等,他都無所不能。
同治后來還發明了一個新玩法,名曰摜交。
其初學時,讓小太監橫臥在一板凳上,慢慢按下去,形如環狀,有點類似于空翻。
練的差不多了,就不用板凳墊底,而可以直接彎下去,還可以連翻幾下。
同治對此樂此不疲,經常帶著小太監們來玩這個。
有的人腰不夠靈活,同治就上前強按,被他弄傷的也不在少數。
但這種東西,玩久了也沒勁,同治后來也覺得厭倦。
這時,載澄跑來找他了。
載澄與同治兩人本就臭味相投,載澄不是皇帝,行動自由,他可以經常到街上游逛,見識的東西也比皇帝要多。
于是,他對同治說:摜交勞神費力,有什么好玩的。
這么大的北京城,好玩的地方多得很,何不去看看?見同治動心了,載澄又慫恿說:人家一般的富貴之家,有點錢即可隨便吃喝玩樂,自由自在。
你身為至尊,天天呆在宮中,有如牢囚。
就算當個皇帝,還不是白來這世上一趟?載澄這話,算是說到同治心里去了。
同治和載澄當時畢竟只有十七八歲,這個年紀的少年,膽子又大,還叛逆,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
兩人后來便偷偷的策劃出游,載澄說,我們穿著黑衣出去,到時候不會有人認出我們的。
于是兩人出了宮,開始是到街上閑逛,后來膽子大了,進酒館,入妓院,到處游玩,樂不思蜀。
《清代野史》里說,同治與載澄出宮縱淫,出去后又不敢去那些有名的妓院,因為怕撞上熟人,這萬一碰上手下大臣,這場面不太好看。
于是,同治兩人便只好專門跑到那些比較僻靜的暗娼之所。
那時京城的妓院已經流行梅毒,而同治與載澄去的地方衛生條件都很差,又沒有定期的身體健康檢查,而同治和載澄兩人也不知道防護,結果就是雙雙得了花柳病。
(筆者以為,出游或許有之,少年好奇,偷逛妓院也難免,但要說真刀真槍,就怕同治沒這個膽!)據說,得了梅毒的話,人死時頭發全掉光,粘膜處全部潰爛,載澄與同治后來果然沒有好下場。
《十葉野聞》里說,恭親王知道載澄帶著同治出游之事后,便將載澄關了緊閉,永不許放出。
不過,那時載澄已經染病,沒過多久便梅毒發作,面目腫潰而死。
載澄既死,恭親王進宮去見同治,把載澄的事情告訴了同治。
同治大驚,說:你竟然把載澄給逼死了!你還有父子之情嗎?你先退下,朕有后命。
隨后,同治便召大學士文祥來,說:朕有旨,先別打開,下去與軍機公閱,速速執行。
文祥覺得問題不對,便私行拆視,竟然是要殺恭親王的詔書。
文祥回去碰頭再三墾請,同治都堅持要殺恭親王。
文祥見同治固執,便急忙跑到兩宮太后那求情,慈禧太后聽后十分生氣,說:你不用說了,詔書給我。
這事才算結束。
除了載澄外,同治還有個翰林侍讀(陪太子讀書的)叫王慶祺的,年紀不大,也是京城的世家子弟,人長得英俊瀟灑,特別善于揣測同治的心思,行阿諛奉承之能事。
王慶祺在南書房陪皇上讀書時,頗得同治的歡心。
王慶祺本只是五品官,后來同治給他加了二品銜,任毓慶宮行走(相當于皇帝助理)。
據說,有一太監曾看見同治與王慶祺很親密的坐在一起,很專注在看一本小冊子。
太監假裝給兩人倒茶,偷偷的看了一眼,發現居然是本《秘戲圖》,乃是豐潤縣所賣的精版黃色畫冊。
兩人躲在一起,看得是津津有味,居然沒發現太監在旁邊經過。
于是乎,同治和王慶祺的關系,也讓人頗為猜疑,有人見兩人有時躺在一起說話,有如當年漢哀帝和董賢的故事,說不定有同性戀之嫌疑。
載澄死后,同治出游的習慣已經養成,無法自制。
后來,他經常帶一兩個太監出神武門,繞道到城南,有時還深夜不歸。
當然,由于缺少了載澄這個向導,加上同治和那些太監對外面的事情絲毫不懂,所以經常會鬧些笑話。
據說,某次同治從后門出,見道旁賣涼粉的,同治當時正好口渴,便拿了人家的東西就喝,喝完也不知道要給人家錢,便大搖大擺的走了。
賣涼粉的見其豪邁,心想這肯定是貴族子弟,也不敢去問他要錢。
這下好,同治還以為買東西拿東西是不用給錢的,因為付錢這種瑣事他從來沒有做過,后來同治也由此經常吃人家的白食。
不過,也有人問他要錢的,同治很奇怪,問為什么?賣東西的人告訴他:我也是靠做買賣生活的,你不給錢,我怎么活?這位爺看來非富即貴,還請給小的一點打賞。
同治為難地說:你說的也在理,我也確實應該給你錢。
但是,我現在身邊沒有銀子。
這樣吧,我寫個帖子給你,你拿著這帖子去領錢如何?賣東西的人說:這沒有問題的。
同治便欣然命筆,寫了一帖子交給賣東西的人。
那人不識字,便拿去問他的朋友,朋友見后大驚,說:帖上所寫的,是讓廣儲司付銀五百兩。
你可知道,廣儲司在皇帝宮中,誰敢去問他們要錢?想必這個人是皇上了。
賣東西的人心里害怕,也不敢入宮取銀。
后來,他的朋友慫恿他去試一試,這才壯著膽子去了。
司事官問明來歷,便跑去告訴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說:皇上真是胡鬧,你照帖付銀吧,不要讓外間人笑話。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6226-0.html解析大清史:同治悲催的帝王生涯是怎么樣造成的歷史真相是什么?真相還有哪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