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可惜的是,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些大多數中立國都沒有擺脫戰爭的困擾。
就像比利時與荷蘭,在強國的威壓之下被迫放棄了中立的地位,公開宣布參戰。
常言道弱國無外交,其實弱國和小國也同樣沒有權利選擇中立。
只有當這些國家具備足夠強大的軍事實力時,才能讓大國心生忌憚,從而保持相對獨立的地位。
在歐洲歷史上,就有這么一個國家,依靠強大武力取得永久中立地位,并得到國際社會公認,數百年來幾乎沒有受到戰爭波及,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繁榮發達。
這個國家便是位于中歐地區的瑞士,其國土面積只有4.13萬平方公里,人口僅有850余萬,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規模,都不如中國一個省份。
需要注意的是,瑞士所在的地方并不是個世外桃源,意大利、德國、法國等歐洲強國全都環伺一旁,仿佛隨時都有可能將瑞士從地圖上抹掉。
瑞士聯邦建立之前,其領導者便敏銳地意識到自身處境,通過公元1815年召開的維也納會議成為歐洲各國承認的永久中立國。
從此,瑞士再也沒有經歷過任何戰爭。
歷史上,瑞士一直有著雇傭兵傳統,而且恪守武裝中立,所以跟各個國家都沒什么仇恨,同時也沒有陣營可言,因此在宣布永久中立時并沒有受到歐洲各國質疑。
一戰期間,協約國和軸心國兩大陣營聚集在瑞士邊境蠢蠢欲動,瑞士擔心受到波及影響中立國地位,于是緊急動員全國百姓,迅速組織起幾十萬軍隊死守,時刻準備迎擊敵軍。
隨后,瑞士聯邦委員會向國際公開宣布,任何一國若是敢攻打瑞士,他們必將以牙還牙,奉陪到底。
從整體實力上來說,協約國和軸心國這兩個陣營肯定遠勝于瑞士,不過他們并不愿意在彼此決戰前跟瑞士死磕浪費兵力。
最后,兩大陣營很知趣地離開瑞士邊境,在其他地方開辟戰場。
瑞士用實際行動解決潛在危機后,其永久中立國身份在國際上得到進一步承認和強化。
二戰爆發后,德國軍隊在歐洲大肆征戰,根本就不分大國小國,不僅占據了法國領土,還攻打捷克斯洛伐克這樣的小國,甚至連盧森堡、荷蘭、比利時這些中立國也不肯放過。
瑞士最初也曾被德國列入攻占名單,不過瑞士聯邦委員會再次發動全國百姓修建堡壘,然后派遣重兵把守,幾乎做到了全民皆兵。
等到德軍入侵之時,他們就會立刻放棄平原和大城市,轉而躲進山區以游擊戰的方式和德軍對抗。
說起來,德軍之所以能夠在歐洲橫行,主要靠閃電戰這一法寶。
要是想攻占瑞士,德國方面壓根無法發揮出鋼鐵洪流的優勢,同時還勢必會陷入持久戰之中。
經過評估,德國高層發現瑞士幾乎全民皆兵,不僅攻打困難還沒什么資源,強攻實在是得不償失,最終選擇放棄攻打。
瑞士因此成為中西歐地區唯一免受戰火侵襲的國家,徹底奠定了永久中立國的地位。
古羅馬軍事學家韋格蒂烏斯曾說過:如果你想得到和平,最好先準備戰爭。
瑞士便是這樣,兩次世界大戰都擺出一副抗戰到底的姿態,最終反而幸免于難。
其他中立國由于沒有及時表明抗爭決心,結果只能是受到戰爭摧殘。
自宣布中立開始,瑞士便再未遭遇戰爭,其國內經濟得以持續穩定發展。
如今,瑞士人均GDP已超過8萬美元,位列全球第二,民眾生活水平可謂富得流油。
更難能可貴的是,今天的瑞士人并沒有忘記和平是如何而來的,至今仍維持著全民兵役制度,以便在危機時刻能有足夠實力保證自身獨立。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5713-0.html瑞士有多強大?完全依靠武力維持著永久中立的地位歷史真相是什么?真相究竟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