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毛澤東 許世友將軍,貌黑多髯,嘗習武于少林寺。性剛烈勇猛,人稱之猛張飛、活李逵,尤好酒,不可一日無酒。將軍病重期間,常出現肝昏迷,醫生想盡辦法均無效,然以棉花球蘸茅臺酒,輕搽其唇,竟蘇醒。 許世友生" />
許世友生平簡歷
早年
1905年2月28日,許世友生于湖北麻城縣乘馬崗區(現屬河南新縣)一個農民家庭。少年時,他因家貧給武術師傅當雜役,后到少林寺學習武術。
從戎
土地革命戰爭期間,1928年工農紅軍第十一軍成立后,許世友歷任班長、排長、營長、紅四方面軍第四軍第十二師三十四團團長。
1932年率部隨紅四方面軍轉戰川陜,投入創建川陜革命根據地的斗爭。
1933年7月任紅九軍副軍長兼二十五師師長,后任紅四軍副軍長、軍長,紅四方面軍騎兵司令員。在徐向前領導下,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的創建和川陜蘇區的歷次反圍剿斗爭和長征。他曾七次參加敢死隊,再次擔任敢死隊隊長,四次負傷,表現了為革命奮不顧身的英勇精神。在川陜蘇區反六路圍攻時,他指揮三個團保衛四川省萬源城,以與陣地共存亡的氣概,運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打垮了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敵人。
1935年8月下旬,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副主席率紅軍右路軍長征北上走出草地時,國民黨軍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師在甘南包座堵剿,他奉命率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和紅三十軍一道,與敵鏖戰兩天兩夜,將該敵全殲,打開了向甘南進軍的門戶。
1936年7月,第三次過草地,他指揮騎兵部隊擔任前衛,沿途進行了頻繁的戰斗,為紅四方面軍渡過艱險、北上甘南創造了有利條件。當到達陜北后,他進紅軍大學深造,投入了清算張國燾罪行的斗爭。
揮師
抗日戰爭時期
許世友任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校務部副部長。隨朱德總司令出師太行山,投身抗日斗爭。
1938年10月,他擔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副旅長,參加了冀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同年年底,在劉伯承、鄧小平指揮下進軍冀南。
1939年2月上旬,他和旅長陳賡在威縣以南香城固地區,以預伏的方式,誘殲日軍一個加強步兵中隊,斃敵大隊長以下二百余人,生俘八人,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史稱香城固戰斗。
1940年9月,他調任山東縱隊第三旅旅長,同日、偽、頑在渤海之濱和清河兩岸,展開了激烈斗爭。一九四一年春,他指揮膠東地區八路軍和地方武裝,橫掃敵偽。
1942年2月,他任山東縱隊參謀長。10月起,任膠東軍區司令員,領導膠東軍民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發展壯大人民武裝,粉碎日、偽軍頻繁的掃蕩和蠶食,打得敵人心驚膽寒。
1945年春他率部討伐國民黨投降派趙保原、克萬第、戰左村,席卷五龍河兩岸,清除了膠東抗日的障礙。
解放戰爭時期
許世友歷任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東線兵團(后稱山東兵團)司令員,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黨委副書記,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委員。
1947年上半年,他在陳毅、粟裕領導下,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膠東保衛戰等重大戰役,在孟良崮戰役中,殲滅了國民黨反動五大主力的王牌軍隊74師。
1948年9月,他和譚震林、王建安一道,按照中央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的部署,指揮部隊經八晝夜激戰,攻克山東省會濟南城,殲滅國民黨軍十萬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山東省,使華東、華北兩大解放區完全連成一片。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山東軍區司令員。1954年2月任華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10月任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
1955年3月任南京軍區司令員。1959年9月,許世友任國防部副部長兼南京軍區司令員、黨委第二書記。
蒙難
1966年11月,遭到南京的造反派的批斗,抄了許世友的家,扎爛了他的上將禮服。
1967年8月,南京借批武漢軍區司令員陳再道的東風,正在籌備批斗許世友,被周恩來力保。
復出
1967年國慶節,許世友被毛澤東請上天安門城樓,談了半個小時,并公開見報。之后許世友住進中南海40多天。
1/31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4654-0.html【許世友簡歷】許世友將軍簡歷 許世友為何帶槍吊唁毛澤東?真相還有哪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