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漢武帝的諫官,說話以幽默著稱,處事以急智驚人。一次,漢武帝在苑中見一株古樹很奇特,便問東方朔:“這叫什么樹?”
東方朔隨口答道:“這樹叫‘善哉’?!蔽涞郯抵薪腥税选吧圃铡眱勺挚淘跇渖?。過了幾年,漢武帝又和東方朔到了“善哉”這樹跟前,再問東方朔:“這叫什么樹?”東方朔隨口答道:“這叫‘瞿所’?!睗h武帝道:“你上次說這樹叫‘善哉’,我已叫人把這名刻在樹上,現在你又說它叫‘瞿所’,為臣的欺君,該當何罪?”東方朔頓生急智,道:“陛下息怒,且聽小人說來。那馬小的時候叫駒,長大了才叫馬;雞小的時候叫雛,長大了才叫雞;牛小的時候叫犢,長大了才叫牛;我小的時候叫孩子,長到現在叫老人。這棵樹小的時候叫‘善哉’,現在大了便叫‘瞿所’。”
東方朔用“類比”修辭法進行推理,說明“善哉”之名變成“瞿所”的原因。漢武帝也知道東方朔假設的因與果推理是荒謬的,但因為類比取材幽默可笑,而且反映了東方朔的敏銳和機智,所以漢武帝對他寵幸有加。有一年的元宵節,漢武帝觀燈,看到一群姑娘十分美麗,他驚嘆道:“怎么宮中沒有這樣美的女孩子?”他決定要在民間征美女,便叫住一個小姑娘問道:“你今年多大?”小姑娘答:“十六。”漢武帝便下令征集一千名十六歲的美女進宮。這事嚇壞了東方朔,因為他的女兒就是十六歲的美女,他生怕女兒被征集入宮,怎么辦?他急中未能生智。
東方朔為拯救自己的女兒,便關門想法子。好個東方朔,為此事研究天干、地支與十二生肖的關系,搞出一套“生肖相克”的理論來,他把這套理論寫成黃歷,并對人宣傳說,他有一本天書。漢武帝問:“聽說你有一本天書,為什么叫天書?”東方朔說:“天書,就是只有天子才能看懂的書?!睗h武帝把天書翻開一看,原來是天干與地支相配的一種規則。開頭有一首小詩:天賜警言,人間皆行。屬相相克,違者斷魂。鼠羊一旦休,白馬怕青牛?;⑸呷绲跺e,龍兔淚交流。金雞怕玉犬,豬猴不到頭。漢武帝要求東方朔講解。
東方朔說:“天干與地支交叉配合紀年,又用十二生肖周而復始地排列在年份中,便產生年份相配與相克的年歲與生肖的序列。例如,屬兔的與龍相克。”漢武帝說:“我要征集十六歲少女進宮,是否相克?”“皇上是龍,十六歲少女屬兔,正好相克?!庇谑?,漢武帝便取消了征集十六歲少女人宮的決定。有一天,漢武帝發脾氣,要處死他的奶媽。奶媽求救于東方朔。東方朔說:“皇上發怒,旁人若勸,他會更生氣,你放心由他處置,到時你頻頻回頭看我,我便設法救你?!?span style="display:none">ZVV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奶媽依計而行,行刑前,一步三回頭,說要看看皇上才死,東方朔大聲說:“你快走吧,皇上如今長大了,難道還要你喂奶嗎?”漢武帝聽了,便赦免了奶媽。東方朔不正面“說情”,而是用婉曲修辭打動漢武帝的心,終于救了奶媽一命。這是婉曲修辭的力量所在。漢武帝若不赦免奶媽,他則背上忘恩負義之名。俗語云:“羊有跪奶之思,鴉有反哺之義?!睗h武帝若殺奶媽,便會背上“連禽獸都不如”的罵名。
都說跟慈禧不好玩。有個太監跟慈禧下象棋,下得忘乎所以了,忘了自己的奴才身份,興頭上大叫一聲:我吃了老佛爺的馬。這老佛爺名為佛,實為魔,不是老佛爺,是個老魔頭,聽得這話,立刻甩了棋盤,說了一句:我殺了你奴才的頭。吃了領導棋盤上的馬,領導就要你血淋淋的腦殼。玩棋的太監以及玩政治的大臣,都說跟慈禧這樣的領導不好玩。
但是,誰都應該知道,只知道跟領導干,不知道跟領導玩,那么你這人一點前途也沒有。這里頭有個要訣,白送給各位時刻念著: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爛的,爛的不如跟領導玩的。干的不用解釋,八小時以內死干的,干死也是白死。爛的就是搗蛋的,哪個領導都怕人來搗蛋嘛,所以,《水滸傳》里的趙官家要招安宋江。爛的畢竟不是領導心甘情愿用的,最多給根骨頭而已,比如宋江,被招安后,位置安排并不好,結局也不太好。而玩的不同,什么人才能跟領導玩?跟領導干,很多人都有資格,能跟領導經常玩的有幾個?跟領導玩當然有風險,但有高風險才有高收益。跟領導不好玩,玩不好會掉腦殼。但不能不玩,如果會玩,那就特別好玩。一言之,跟領導好不好玩,就看你會不會玩。
慈禧特別喜歡玩,舉凡下棋看戲都喜歡,還喜歡閑逛,“每日晚膳后,必游幸各處”。慈禧老公早死,她不像山陰公主一樣要36個面首,她就要一個李蓮英玩,天天跟一個男的玩,玩多了也沒意思,所以她就喜歡玩其他項目。晚膳后逛街,逛街后呢,長夜漫漫,實在無聊,她就打麻將,“那拉后宮居無聊,每召集諸王福晉格格斗雀”。慈禧玩麻將,她當然也是“帶秘書走”的,后面必定站著一個秘書,這秘書一邊觀慈禧手上的牌,一邊向其他牌鬼打手勢。這秘書豎一根手指,直的,那就是叫你出“幺雞”,彎的,那就是叫你出“幺萬”,圓的,那就是叫你出“幺餅”,一塊手板是“白板”,雙手一捧是“發財”,等等。“那拉每有諸對,侍賭者必出以足成之”。她手上有對子,你就必須拆對子打給她,即使“放炮”也當奮不顧身,踴躍當炮手。百把年后,官場小說作家王躍文先生出了一本《國畫》,里面寫領導打牌,正是這樣子的打法。你別以為這是“小說家言”,他是有出處的,其典故就是這慈禧打麻將。
慈禧打麻將,當然是天天贏,盤盤贏,是個常勝麻婆。領導常常贏,領導天賦聰明嘛,現成的奉承話誰不會說?問題在這里,領導贏,那就是說你輸,你輸了,會不會“發輸火”?牌桌上是最見性情的、最容易露本相的,那太監下棋下得興起,叫了一聲“我吃了老佛爺的馬”,就是其本性暴露使然;高明也在這里,領導次次贏,你盤盤輸,你輸了之后,臉上得是三月陽春,燦爛無比。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做到了的就不是一般人。但你既然跟領導來打“業務麻將”,這一點起碼的“修養”必須有,你必須“輸得起”。奴才要被殺頭了,奴才還得向著主子跪拜道謝:“謝主隆恩。”你輸了錢,你當然也得向領導叩頭謝謝,謝謝領導看得起你才來贏你的錢。慈禧與人打牌,賭者“輸錢亦必叩頭,求太后賞”。這樣太后一高興,就有可能一聲喊:今天我請客。一呼拉,叫大家去洗腳、去按摩、去桑拿。慈禧一般不體恤下人,但在這時候,常常體恤“牌友”,打麻將贏了大把之后“既成,必出席慶賀”。這么說來,慈禧難道也搞“人民打牌領導贏,領導贏了為人民”?人家慈禧可是封建統治者,沒有這么高的思想覺悟。她贏的,就自己兜了,她請的,那是從國庫里開銷。領導在一起消費,打牌也好,按摩也好,誰人埋過單?都是喊一聲:老板,簽單!
“上了牌桌,沒有不想贏的”,據說這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牌桌定律”,與“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一樣富有真理性。可是,這真理在這里是不是失靈了?這里,四個人只有一個想“贏”,其他三個都是想“輸”的。是不是這里有三個是人類之“雜種”,與眾不同?非也,其實也一樣,他們都是想來贏的,而且是想來贏大錢的。你一次輸一萬十萬,十次輸十萬百萬,那么領導一劃拉,給你分個項目,一個項目成千萬上億,夠你賺一大把的吧。不聰明的人打牌,只在牌桌上贏,贏的也只是幾個小錢;聰明人打牌,在牌桌上輸,在官場上贏,這樣一贏,就贏個一本萬利。為什么有人越輸越高興?為什么有人輸了還要叩頭?是因為“牌場如失意,情場就得意”、“牌場走霉運,官場走紅運”嘛。天天輸,次次輸,夜夜輸,盤盤輸,輸了很多次后,那就可以“提要求”了。跟慈禧打牌的人,打到一定時候,就開始向這位一把手談帽子問題了,“至于累負博進,無可得賞,則跪求司道美缺,所獲乃十倍所負也”。怎么樣?贏了吧,贏了一把大的吧。跟領導經常打牌,而且經常輸的,他們要求去的地方當然是“美缺”,當然是財政部門、人事部門等要害部門。去了這美缺,去了這要害部門,當年所輸的錢,一下子就掙回來了。至于是不是十倍,那就看你怎么玩,會玩的莫說十倍,幾十倍都是很容易的。
跟領導玩牌,誰不喜歡玩呢?玩都可以玩出十倍、百倍利潤,爽?。∷?,腦瓜子活絡的人,思想道德上不給自己添堵設禁區的人都不喜歡干,而是都喜歡跟領導沒日沒夜地玩。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4110-0.html漢朝歷史上的經典的典故:奇人東方朔智斗漢武帝真相究竟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戰國吳起守信:誠信的力量是真的還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