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宮·甄嬛傳》第一集里介紹了甄嬛、沈眉莊入宮選秀女的始末,當甄嬛以“嬛嬛一裊楚宮腰”解釋自己名字的含義時,深受皇上器重被留牌子。其實啊,在清朝后宮中,選秀遠沒有跟皇上、皇太后見上一面這么簡單,也遠沒有像面試時你問我答這么容易。要知道,秀女當時要想搖身變“小主”,且得過五關斬六將,不過要真到跟皇上見面時,也不用行禮,也不用說話,只要站在那里讓皇上選就行了。
雖說這填充后宮的事歷朝歷代都有,但清朝則顯得特別一點,因為他們上至皇后,下到宮女,都是從旗人女子中挑選出來的。其實,清朝之所以從旗人中挑選秀女,無非就是為了血統的純正,當然在清朝中晚期,也有過漢族女子成為嬪妃的,只是當年她們在入宮和挑選程序上,與八旗女子所經歷的不同。要說八旗選秀女,每三年一次,由戶部主持,一是為后宮妃嬪填充新鮮血液,二是皇上可以賜婚,把挑選好的秀女直接進行指婚,婚配給跟自己血緣關系比較親密的人,實在不行也可以讓根正苗紅的秀女當自己的兒媳婦么。
乾隆的太爺爺順治皇帝規定,選秀必須是八旗官員中年滿十四歲至十六歲的女子,十七歲以上的女孩就能幸免參與這場選拔賽了,可是這規定過不了乾隆那關,乾隆皇帝偏偏就要為難這些女娃娃,他規定旗人女子必須參加選秀女活動,即便這屆因為各種原因錯過了,也得參加下一屆的閱選,沒有經過這一關的女子,即便你到了二十歲也不準私自聘嫁。要知道,那會兒的二十歲就是“剩女”了,要想婚配就很難了,所以不管你是有一步登天還是一入深宮深似海的命運,都得博一把。根據清宮檔案記載,在清末光緒年間,參選秀女的年齡,最小的是十一歲,最大的達到二十歲。哎,要不然說啊,這古代女子的命運還真由不得自己。所以,即便甄嬛有多么不愿意參選秀女,可終究也逃不過“到此一游”的命運。
電視劇中,甄嬛用古詩詞詮釋了自己的名字,許是那端莊得體的回答深得皇上之心,于是被留下等著冊封。要說啊,這選秀可不是相親見面時聊天,那程序多了去了,復雜多了。史學家們的筆記,清楚地記錄著,秀女要通過選拔得過好幾關。首先,是皇上、皇太后當評委,海選八旗女子,女子們五六人站成一排,從身形到容貌一目了然,皇上來決定進入復試的名單;其次,秀女們會接受第二關的考驗,雖說“考試”的具體內容不詳,但是據不少文獻記載,皇家會對女子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情況進行了解、測試,最有名的就是裸檢了,那可是雞蛋里挑骨頭的事啊。皮膚粗糙或者嗓門粗點,那就要被“out”出局了。假如女子被列入成為后妃候選人,那么第三關就來了,為皇帝效忠的嬤嬤、妃子們包括皇上本人都會召見你進行層層面試,稍有差池,那么你就跟紫禁城無緣了。如果,你能順利入選,還得經過“留宮住宿”這一項考查,考查通過,那你就算晉級到了三宮六院里,不過別以為這樣就萬事大吉了,你還得祈求上天,能有朝一日被皇上臨幸,那樣你才能被冊封,每個月還有點零花錢,還有個人伺候,逐步等著晉封,向著貴妃乃至皇后的地位上攀登。但是,當你到了30歲,還沒有得到皇帝的青睞,說實話皇上也早已忘記后宮有你這么一號人了,那最后的命運就是被放出宮去,稀里糊涂地過日子吧。
記得前段時間,微信上流傳著一篇日志,是用老照片的形式展現清朝后宮佳麗的真實容顏。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甚至有網友回復,怪不得皇上要不停地選秀,因為那些妃子實在是長得太難看了。其實,秀女并不一定都是貌美如花之人,很多秀女能成功當選,還是跟其自身的政治背景分不開的。據記載,清朝選秀的標準就是門第和品行,美貌并不在其中。就拿光緒皇帝來說,當年慈禧雖然把選秀的大權交給他,可是當他想挑選一位大臣之女時,慈禧坐不住了,連忙暗示應該選她自己的侄女,于是隆裕皇后成為清朝歷史上最丑的一位皇后了。
李紅光烈士(1910—1935) 李弘海,李義山,朝鮮人 。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
李紅光烈士簡介
東北抗日軍聯合指揮部參謀長
李紅光合十是朝鮮人,朝鮮族,又名李弘海,李義山,朝鮮京畿道龍任郡丹參洞人。因不堪忍受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和殘酷壓榨,并積級投入到反對日本侵略者和軍閥、地主的斗爭之中。是南滿抗日游擊隊的主要創始人,曾任東北抗日軍聯合指揮部參謀長。1935年5月12日在戰斗中不幸中彈壯烈棲牲,年僅25歲。
李紅光烈士生平經歷
李紅光1910年生于朝鮮京畿道龍巖郡丹洞的一個貧苦農民家中。受壓迫受奴役的困苦屈辱和顛沛流離的艱難生活,鑄就了李紅光反抗日本侵略,執著追求翻身解放的信念。李紅光天資聰慧,他的祖父是個頗通漢學的老人,他在其祖父熏陶之下,學識長進很快,不僅會講流利的日語,而且能用漢語寫文章,憑著他的少年老成,謙恭禮記,贏得了父老們的贊賞。 1925年,因不堪日本帝國主義的奴役,隨父母遷至吉林省磐石縣。1926年定居于伊通縣溜沙嘴子屯。1927年,李紅光參加伊通“農民同盟”和“青年同盟”,開始有組織地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接受革命思想,并積級投入到反對日本侵略者和軍閥、地主的斗爭之中。
1930年,根據中共中央決定作出決議“韓國黨員應經一定手續加入共黨”的原則,李紅光在伊通縣三道溝加入共產黨。1931年,他被選為中共伊(通)雙(陽)特別支部組織委員。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東三省被日寇的鐵蹄踐踏。東北人民在中共滿洲省委的領導、號召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斗爭。中共磐石中心縣委遵照省委指示,成立了武裝赤衛隊,又叫“打狗隊”,李紅光任隊長。這是黨在南滿地區領導抗日武裝的開始。他率隊配合磐石地區的農民運動,開展打擊地主、分糧濟貧、處治漢奸等工作,并營救被捕的抗日會員、保衛中心縣委的安全。
1932年,李紅光當選為中共磐石中心縣委委員。1932年初,“打狗隊”改編為游擊隊,李紅光繼任隊長。同年4月3日、5月1日和5月7日,李紅光率領磐石縣蛤螞河子朝鮮、漢等族農民發動反日大暴動。1932年,中共滿洲省委代表楊靖宇來磐石將磐石工農義勇軍改編為“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楊靖宇任游擊隊政委后,將游擊隊編為3個大隊1個教導隊李紅光任教導隊政委。教導隊經過幾次戰斗的勝利,決定成立“抗日軍聯合參謀部”,李紅光當選為參謀長。不久,歷經幾十次戰斗,隊伍不斷壯大,于1933年9月正式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楊靖宇任師長兼政委,李紅光任參謀長。獨立師在楊靖宇、李紅光的指揮下,又乘勝連續攻克了大荒溝、涼水河子等城鎮據點。
1934年4月,東北抗日軍聯合指揮部成立,楊靖宇被選為總指揮,李紅光任參謀長。這樣,包括獨立師在內的17個抗日武裝改編成八個抗日支隊,由聯合指揮部統一領導,開展抗日斗爭,大大加強了南滿地區的抗日武裝。11月7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成立,李紅光任第一軍第一師師長。1934年,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正式成立,下設兩個師,李紅光任一師師長兼政委。一師下轄三、五、六3個團和少年連,共500余人,是一軍的主力部隊。由于李紅光對南滿地理狀況了如指掌,善于利用地形地物,因而,每次對敵作戰都戰而必勝,在軍中威望很高。11月,李紅光率一師配合一軍司令部,在通化三岔河將偽軍邵本良一部、公安隊和日軍三源浦守備隊包圍,經過激戰,擊斃敵人30多名。12月,又渡過鴨綠江,攻占界河,讓朝鮮人民看到了抗日的曙光,同時繳獲大批物資返回國內。 1935年2月,李紅光率隊襲擊日寇軍需品儲存地東興鎮。他采取調虎離山戰術,突然襲擊敵駐地,殲敵數十人,繳獲大批軍需品,大獲全勝,在軍事上、政治上沉重打擊了敵人。5月,李紅光率所部少年連和五團200多名戰士,越過老嶺,到本溪、桓仁一帶組建騎兵隊。當部隊行至興京縣老嶺時,與日本守備隊200多人不期而遇,雙方激戰,李紅光指揮戰士勇敢反擊,不幸胸部中彈。5月12日,年僅25歲的朝鮮族抗日英雄李紅光因傷勢過重,失血太多,在遼寧省新賓縣搶救無效而壯烈犧牲光榮犧牲,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李紅光犧牲后,戰友們將他的遺體秘密運送至大青溝黑瞎子望的山林里,安葬在一棵核桃樹下。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3867-0.html大清帝國的選秀活動:選秀女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敢公布的秘密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