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什么會被稱為五子良將呢?這個說法其實是出自陳壽的《三國志》,陳壽撰寫魏書卷十七時,將此五人合傳,敘述了這五位將領的生平事跡后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所以后人稱他們為五子良將。
三國五子良將都是效忠曹操的,曹操在行軍作戰的時候,常常會任命這五位大將為先鋒,讓他們去進攻,撤退的時候,也會讓這五位去斷后。曹操非常的信任他們,他們也沒辜負這份信任,每個人的戰績都非常的輝煌。下面隨歷史上的今天小編一起去看看五子良將各自的簡介吧。
五子良將之前將軍剛侯張遼
字文遠,本姓聶。原屬丁原、呂布,后投曹操麾下,從此開始跟隨著曹操南征北討。張遼此人智勇雙全,是國家重要宿將,在后世也頗負威名。他主要的戰功有征天山攻討陳蘭、梅成;北征烏丸斬殺蹋頓單于;鎮守合肥抵御孫權,并曾以寡潰眾,大敗孫吳大軍。
五子良將之右將軍威侯樂進
字文謙。曹操軍中宿將。多年來一直跟隨著曹操南征北伐,屢立戰功。此人勇猛果敢,常常被任命為先鋒。他主要戰功有參與官渡之戰,以及于烏巢奇襲時斬殺淳于瓊;攻討袁氏、劉備、關羽等;后與張遼、李典合作,助守合肥。樂進在曹操軍中是以驍勇善戰而著名的。
五子良將之左將軍厲侯于禁
字文則。曹操軍中宿將,原屬鮑信,后投曹操麾下。與樂進相似,多年來一直跟隨著曹操南征北伐,屢立戰功,勇猛果決。侯于禁性格剛毅嚴謹,肅穆好殺,于軍中有威名。他主要戰功有參與呂布、袁術、張繡等討伐戰,官渡之戰攻討袁氏等戰績;可惜后來因漢水暴漲導致救援樊城失敗而被關羽所擒,求降免死;關羽敗后又被孫權勢力所執,兩度作為俘虜。回到曹魏后不久,受到曹丕壁畫諷刺,不堪羞辱而死。
五子良將之車騎將軍壯侯張郃
字儁乂。原屬韓馥、袁紹勢力,后投曹操麾下。侯張郃為人識變數,擅于料敵,以巧變著稱;被曹操比喻為韓信,為劉備、諸葛亮等人所憚。他主要戰功有參與西北地區的馬超、韓遂征伐、漢中攻防等戰事,以及于街亭之戰中取得大勝利。死后曹魏重臣陳群曾感嘆張郃作為良將,是國之所依。
五子良將之后將軍壯侯徐晃
字公明。原屬楊奉,后投曹操麾下。徐晃治軍軍紀嚴明,為人清廉自守。投曹以來參與許多戰事,于延津率兵擊殺文丑,于官渡率兵截燒糧草,平馬超時率先渡河,守漢中時大敗蜀將陳式,多有戰功。特別是在解樊城之圍的戰斗中,徐晃率軍長驅之入,一舉擊退蜀軍,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贊揚。魏明帝時期,徐晃病逝。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1888-0.html【三國五子良將】三國的五子良將都是誰?五子良將簡介真相還有哪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