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兩會上,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教育強國、就業、醫療、養老等話題熱度持續走高,“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新型消費”“美麗中國先行區”等新詞熱詞備受關注。這些“熱辣滾燙”的新詞熱詞,是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新式方案,彰顯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韌性與活力,展現了中國人民直面困難、勇于攀登的勇氣與魄力,為書寫人民滿意的新時代答卷積蓄蓬勃力量。
以“新質生產力”為著力點,準確錨定“質優”關鍵目標,答好高質量發展這道波瀾壯闊的“必答題”。
習近平總書記概括指出:“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自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期間首次提出以來,“新質生產力”迅速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門話題。作為新時代下生產力發展的新型質態和先進生產力的具體體現形式,新質生產力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優化了新時代下增強經濟發展平衡性、可持續性和協調性的實踐路徑,展現了黨領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充分考量和現實把握,成為了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獨特標志。只有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才能有效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取得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只有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才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構筑競爭新優勢、搶占發展主動權。
如何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道深化改革的新命題,也是一道經濟發展的新命題。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堅持以“質優”為關鍵,因地制宜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第一項就是“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因此,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堅持以“質優”為錨點,突破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堵點、卡點、脆弱點,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競爭力和安全性。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堅持以創新為核心要素,圍繞創新布局現代化產業體系,因勢利導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靈活性和引領性。
2024年2月21日,在安徽省東超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演示非接觸式智能門禁。新華社照片
以“人工智能+”為突破點,持續推動教育強國戰略篤行不怠,答好創新發展這道開拓進取的“關鍵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一詞,指出要“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多年來,“人工智能”一直是家喻戶曉的詞匯,從計算機、智能家居、機器人、虛擬助手等到去年火熱的ChatGPT,人工智能以智能性、高效性在生活生產中廣泛運用,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衍生出了“人工智能+”一詞。作為推動生產力變革的重要動力,“人工智能+”以海量數據的生成、處理、交換、傳輸,在合理區間內通過后端的數字延伸與智能化應用,從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雙向維度實現人工智能與工、農、商等各行各業真正有機融合,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源源動力。“人工智能+”將全方位、深層次推進人工智能融入實體經濟重要領域,進一步開辟傳統產業創新發展的新賽道,為傳統產業增加新優勢、新動能,加快提升中國“智造”水平。
“人工智能+”實際上是人的“最強大腦”的數字化和可視化。因此,要進一步落實“教育強國”戰略,不斷做大優質教育資源蛋糕,打造系統化、體系化的高層次拔尖人才培養平臺,推動基礎學科高層次拔尖人才培養體系向更高層次發展,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從而有效應對新時代人工智能發展對人才提出的巨大挑戰。要進一步落實“教育強國”戰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破解大批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不斷強化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支撐,實現對人力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創新驅動發展。通過高層次技術人才的培育,加強“人工智能+”的理論性闡發和運行機理創新,突破技術研究瓶頸,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深入推進創新發展進程,實現人工智能與高質量發展場景化產業化。
以“美麗中國先行區”為示范點,大力促使生態文明建設固本革新,答好保障和改善民生這道長期艱巨的“工程題”。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美麗中國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不是一道“單選題”,而是一道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同向發展的長期“工程題”。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落實美麗中國部署,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積極開展美麗中國建設探索實踐并取得了顯著成效。3月10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中顯示,關于社會建設方面的提案占28.7%,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占13.2%,通過生態文明建設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期盼。為進一步續寫美麗中國建設豐碩成果,我們要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標桿示范,積極探索因地制宜的新路徑新模式,塑造出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示范樣本,通過開展“美麗系列”活動,為美麗城市、美麗鄉村建設提供鮮活實證。
為盡快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我們要繼續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吸取生態文明建設的寶貴經驗,統籌推進各領域、各地區、各要素同向發力,整合各方面高效協同力量,進一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同時,也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構建生態文明建設新型體制機制,改進預防、治理和管控的方式方法,實現傳統措施和現代科技的有效結合,推動綠色技術成果轉化見效。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生活環境,還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激發群眾廣泛參與的積極性,建設充滿幸福感、安全感、歸屬感的美麗宜居家園。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漸次鋪開、落地開花的過程中,讓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環境需要不斷得到滿足,讓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基礎逐漸夯實,讓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日益增強,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2024年3月21日拍攝的綏陽縣盛林生態農場周邊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照片,綏陽(貴州)
正值芳菲時節,藍天白云、綠樹紅花、鶯歌燕舞、萬象更新……一幅幅如詩如畫的畫卷徐徐展開,為我們繼續前進提供了全新開局。站在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以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斗志昂揚的嶄新面貌和勇往直前的拼搏姿態,全力答好這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新時代考卷”。
(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0-7887-0.html兩會系列評論?丨在“新詞”“熱詞”中蓄力破題,答好新時代新考卷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