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要求:“建立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紀律教育機制”。建立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紀律教育機制,推動紀律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增強黨員紀律意識,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有力保證,是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確保黨政治統一思想統一行動統一的有效舉措。
——深刻把握加強黨的紀律教育的成功經驗
黨員的紀律意識、規矩意識和遵規守紀自覺,并不是天然就能產生,也不會一入黨就自然形成,必須通過持續的思想引導、嚴格的黨性鍛煉、深入的學習領悟才能達成。把鐵的紀律轉化為黨員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紀律教育就是一個重要途徑。集中性紀律教育和經常性紀律教育都是紀律教育的重要方式,集中性紀律教育離不開經常性紀律教育的支撐,經常性紀律教育是對集中性紀律教育的持續鞏固深化,兩者目標導向一致,都是解決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問題,組織黨員學習黨的紀律規章,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搞清楚黨的紀律規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規守紀刻印在心,內化為言行準則。黨的歷史經驗和新時代實踐經驗表明,經常性紀律教育和集中性紀律教育有機結合方可相得益彰、達到最佳效果。推進紀律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必須建立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紀律教育機制,通過二者協同發力,既集中發力、形成聲勢,又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系統深入、常態長效加以推進,釋放紀律教育最大效能。
2023年6月30日,在陜西延安寶塔山參觀的黨員干部重溫入黨誓詞。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用好用活經常性紀律教育的方式方法
加強紀律教育是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工作,必須融入日常、抓在經常。經常性紀律教育重在融入日常、抓在平時,通過長期性、常態化的紀律教育,引導黨員增強紀律意識、紀律觀念、紀律自覺,養成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的習慣。推進紀律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首先就要用好用活經常性紀律教育的方式方法。嚴格執行“第一議題”制度,堅持將黨章黨規黨紀學習作為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要內容,經常學、反復學,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紀律規矩意識,讓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為日常自覺。堅持把紀律教育作為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主體班次必修課、常修課,充分發揮好黨校、干部學院作為不正之風“凈化器”、黨性鍛煉“大熔爐”、全面從嚴治黨“風向標”的重要作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和組織生活,充分發揮黨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經常性教育載體作用,引導黨員、干部自覺把遵規守紀刻印在心,進一步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注重挖掘用好警示教育資源,采取召開警示教育會、通報典型案例、參觀警示教育基地、觀看警示教育片、旁聽案件庭審等方式,增強警示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解決好“入眼不入腦”“入耳不入心”問題。
2024年5月3日,游客在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會址前參觀。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充分吸收集中性紀律教育的有益做法
黨內集中教育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措施。這次黨紀學習教育,是黨的歷史上首次開展以黨紀為主題的集中性學習教育,重在聚焦問題、營造氛圍,通過階段性、專題性的紀律教育,督促黨員強化紀律意識、加強自我約束、提高免疫能力。在黨紀學習教育中的一些創新經驗做法,可以在經常性紀律教育中予以推廣,推進紀律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堅持“分類施教”,結合農村(社區)、機關、“兩企三新”、學校、國有企業和流動黨員等不同行業領域黨員、干部思想工作實際,緊盯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或違紀風險點,分領域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抓住入黨、入職、提拔、重用、退休等重要時間節點做細做實紀律教育,加大對“一把手”、年輕干部、新提拔干部紀律培訓力度,督促黨員、干部時刻繃緊紀律之弦。持續加強對黨員、干部“八小時外”的教育管理監督,了解掌握黨員、干部思想、工作、作風、生活狀況,警示提醒黨員、干部自覺凈化社交圈、朋友圈、生活圈。發揮廉潔文化浸潤作用,深入挖掘提煉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蘊含的廉潔元素,建強廉潔教育陣地,講好歷史中的廉潔故事、黨史中的紀律故事,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推進形成紀律教育的長效機制
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開展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紀律教育,推進紀律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必須依靠制度機制加以保障和規范。督促各級黨組織把開展常態化紀律教育作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重要舉措和關心愛護干部的有效抓手,壓緊壓實“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把紀律教育納入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整體規劃,推動紀律教育融入干部選育管用全過程。完善全周期紀律教育機制,把紀律教育融入日常教育管理監督,貫穿干部成長全過程、各方面,及時把全面從嚴治黨理論和實踐成果上升為制度規范、轉化為紀律要求,引導黨員、干部明確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堅持“懲、治、防”貫通,緊盯關鍵人、關鍵事、關鍵環節,狠抓執紀問責、強化“不敢腐”的震懾,狠抓制度建設、扎牢“不能腐”的籠子,狠抓思想教育、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強化從源頭到末梢的全過程治理,把有效“防”、從嚴“懲”、精準“治”貫通起來。強化制度執行,督促各級黨組織健全日常管理監督機制,強化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特別是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并將制度執行情況納入政治生態畫像、巡視巡察等工作,準確運用“四種形態”,對違反紀律的行為進行嚴肅查處,確保法規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紀律是管黨治黨的“戒尺”,也是黨員、干部約束自身行為的標準和遵循。紀律教育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各級黨組織要積極探索紀律教育經常化、制度化的途徑,引導和推動黨員、干部常敲思想警鐘、常緊紀律之弦、常存敬畏之心,以嚴明的紀律確保廣大黨員干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知行知止、令行禁止,形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動力和合力。
作者單位系安徽省委組織部研究室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0-15784-0.html推進紀律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從三個維度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
下一篇: 讀懂六尺巷古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