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首爾10月29日電 題:梨泰院踩踏事故一周年:悼念與前行
作者 劉旭 金琳
在韓國,即將到來的十月底的萬圣節是與情人節、圣誕節同樣隆重、熱鬧的西方節日。然而,相比于往年,今年的韓國缺少了許多節日的氛圍。
一年前梨泰院事故的陰影和哀悼氛圍影響了韓國商家的萬圣節營銷。據韓媒報道,今年,韓國大型超市(樂天瑪特、e-mart)、連鎖便利店(CU、GS25、7-11)、咖啡店(星巴克等)都不再舉行萬圣節營銷活動。樂天世界主題公園今年也不再舉辦萬圣節主題活動,取消了“僵尸游行”活動,也不再販賣與萬圣節有關的商品。
CU便利店的工作人員告訴中新網記者,“今年沒有推出萬圣節相關的活動和產品,因為發生了(梨泰院)事故,比較害怕(輿論)。”中新網記者觀察到,取而代之的是便利店提前陳列的pepero day(11月11日巧克力棒節)相關主題活動產品。
在一年前梨泰院踩踏事故的陰影下,萬圣節于人們不再僅僅是狂歡,更是失去159條生命的創傷。
“千萬不要是我的孩子”
2022年10月29日晚間,約10萬人前往韓國首爾市龍山區梨泰院洞一帶參與萬圣節派對。大量人員聚集在一個狹窄的小巷里,人們不會想到,悲劇在這里發生。發生踩踏事故的地點是小巷中長約5.7米的一段,當時這個約18平方米的空間里聚集有300多人。他們被推搡的人潮席席卷著倒下,或被四面八方的人擠得無法動彈,難以呼吸,導致158人遇難,196人受傷。
“當時看到新聞時,我心里祈禱,千萬不要是我的孩子......可我最終還是看到了我的孩子躺在醫院。”在本月26日舉辦的“10.29梨泰院事故一周年受害者家屬和幸存者”記者會上,失去女兒的父親劉炯宇(音)說。
“這一切都是一場噩夢。”來自挪威的受害者家屬紅著眼眶。
事故還有許多潛在的受害者。去年12月,一名事故幸存者因事故造成的心理創傷選擇自殺。也正因如此,梨泰院事故的最終死亡人數被統計為159人。
事故幸存者李周炫在記者會上說,“除了受害者家屬和幸存者,人們還應關注到,此事件的目擊者、參與救援活動的人、梨泰院的商人,以及所有因此事受到心理和身體傷害的人,都是這個事故的受害者。”
“時鐘一直停留在一年前”
在這場事故中,150多個家庭失去了親人。他們的時鐘一直停留在一年前。這一年來,他們從未停止舉行各種悼念活動。
為了更好地記憶災難,首爾市政府于10月26日在一年前的事故現場建立了“10/29紀念與安全之路”悼念空間。在這里陳設的展板上,寫有用14種語言寫成的紀念短語。首爾市長吳世勛在27日發布的“致市民的一封信”中還表示,之后將修建一座永久性的悼念設施,目前正在征集意見階段。
“但是,不管什么樣的悼念設施,都無法完全消除遺屬們的痛苦,”吳世勛在信中表示,“我們愿意全心全意地提供支援,幫助各位遺屬早日擺脫痛苦,恢復日常生活。”
“這本該是一場可以避免的事故”
沒有人預料到,在首都的節慶集會中會發生這樣的事故。
“韓國本來就是一個經常舉辦各種慶典的國家,我記得此前類似的活動,一旦有人員聚集的趨勢,警方就會出動,管理現場秩序,”李周炫在26日的記者會上說,“然而去年的梨泰院活動,官方并沒有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這本該是一場可以避免的事故。”
韓國政府也意識到,此事暴露了包括警察、消防部門和行政部門在內的國家災害和安全管理基本體系的缺陷。在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之后,韓國政府開始大力改革國家的安全管理系統。
今年1月,韓國政府發布了“國家安全體系改革綜合計劃”。該計劃引入了112重復報告檢測系統和人群管理系統、警察、消防和海警聯合響應時的強制現場調度、開發119應急救援智能系統以及擴展災害損失標準和支持目標。
近日,相關常委會還通過了《災害與安全法》修正案,強化了地方政府對舉辦和管理主辦方尚不明確的(例如,群眾自發聚集)節慶活動的安全管理責任。
首爾市政府還在7月制作了適用于各類災害的《災害應對基本手冊》,并組織相關部門在音樂廳、美食街等人群聚集地舉辦了災難演習,以應對未來可能的突發狀況。
此外,相關機構人員也得到了擴充和完善,確保能及時、專業地應對事故。首爾在25個區建立了24小時監測災難情況的“災害安全狀況室”,將相關管理人員的數量增加至約2倍,并配備具有豐富經驗的消防專家。
“AI閉路電視攝像頭”也在普及。這些攝像頭能自動檢測人流量,一旦發生人群密集,系統將匯報給各相關機構,采取措施,保障市民安全。預計今年內,首爾將在71個人群密集區域安裝完成909個人群檢測閉路電視,建立起“現場人群管理系統”。本月25日,首爾市政府還在建大美食街舉辦了災難演習,積累實踐經驗。
據悉,今年的萬圣節,首爾市將重點管理以梨泰院、弘大旅游特區、江南站等12個地區的16個人群密集地區。在節日期間(10月27日至31日),利用“現場人群檢測系統”,分時段實時管理情況。
“仍在進行時”
盡管韓國政府和各地區以梨泰院事故為警示,在管理實踐上做出調整,但目前仍有很多問題留待解決。
受害者家屬要求“查明真相”,他們在26號的記者會上反映,梨泰院事件的真相還沒有被揭露,責任還沒有落實,“調查不能到此為止。”澳大利亞籍受害者Kim In-hong的姐姐Kim Nari表示,他們需要政府提供關于受害者死亡細節的更詳細說明。此外,目前曾被指責為事件主要責任人的行政、工作人員均未受到處分。
語言和地理的距離也讓許多外國遇難者遺屬感到孤立無援。在梨泰院災難中喪生的159人中,有26人是外國受害者,他們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然而目前,“10.29梨泰院慘劇遺屬協議會”的112名成員中只有3名會韓語的外國人受害者家屬。據悉,目前大多數外國人遇難者家屬只能通過翻譯社交媒體和其他互聯網上的內容獲取信息。“我們希望擁有一個便于獲取更多信息和尋求幫助的官方渠道。”Kim Nari說。
受害者家屬還希望《梨泰院特別法》能盡快通過審議。據介紹,該法案是保障梨泰院災難受害者權利、查明真相、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的特別法。該法案于8月底獲得公共行政和安全委員會的通過,但仍有待國會立法和司法委員會審議。“如果該法案通過,事情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10.29梨泰院事故特別工作小組組長、律師尹福男在記者會上說。
此外,被判定為事故發生主要原因的“非法擴建”問題也仍未得到解決。雖然從去年11月至今年5月,首爾各區在新村站、弘益大學入口等75個地區,對2611起威脅公民安全的違規建筑進行了整治,但韓國街頭的違規建筑仍然隨處可見。
關于梨泰院事故的爭議和哀悼的氛圍讓今年韓國的萬圣節變得小心翼翼。互聯網上也出現兩種聲音。一些人認為年輕人不應該忘記一年前的慘痛教訓,需要冷靜克制,另一些人則認為只要注意安全,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大家不必厭惡萬圣節,厭惡梨泰院,節日無罪,有罪的是管理者”,幸存者李周炫在記者會上說,“我今年還會再參加梨泰院的萬圣節活動。這是我哀悼的方式。”(完)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9-1516-0.html梨泰院踩踏事故一周年:悼念與前行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