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先群代表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的“代表通道”。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 記者鮑筱蘭 3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舉行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集中采訪活動。來自上海團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范先群走上代表通道。
“降低青少年的近視發生率,讓每一位追光少年都擁有光明的未來。”范先群說,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代表通道上,面對現場記者提問,人類獲得外界信息的90%通過眼睛來完成,眼科醫生被稱為“光明的使者”,主要職責是治療眼病,恢復光明。但有一類復雜疑難眼?。貉蹛盒阅[瘤,它不但致盲、致殘,而且危及生命。他和他的團隊聚焦的正是眼惡性腫瘤的研究,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
范先群說,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兒童眼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95%發生于3歲以內的嬰幼兒,孩子小,腫瘤影響視力也不會說,當家長發現的時候往往已是眼內的晚期,需要摘除眼球。為此,我們建立了超選擇眼動脈介入治療技術,從股動脈插管,經過腹主動脈、胸主動脈到大腦頸內動脈,將微導管插入直徑不到1毫米的眼動脈,經眼動脈將藥物注入到腫瘤內,藥物劑量不到全身化療的1/10,但濃度提高14倍,對腫瘤的殺傷作用大,全身副作用小,極大的提高了患兒的保眼率,實現了保生命、保眼球、保視力。
“病人找醫生看病,把生命托付給我們,人命關天,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我做手術時,總是認真做好每一個操作,縫好每一針,手術不滿意,我不下手術臺。”范先群說,作為一名醫生,他一直深感責任重大。他記得,一位20多歲的車禍小伙子,他的面部粉碎性骨折,眼球凹陷到顱內,病情重,治療難。應用了團隊自主研發的眼眶外科內鏡導航手術系統,重建眼眶等面中部的骨骼結構,復位眼球,使小伙子又能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之中。讓每一位追光少年都擁有光明的未來作為老師,俯首甘為儒子牛。
“自己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是一名醫生,又是一名師長。讓更多的學生超過他,是他的目標。”范先群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F在的中國年輕一代特別強,他們的知識和能力遠超過我們當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一代更比一代強。“值得欣慰的是,我的團隊近幾年先后涌現出了7位國家級人才,他們已經成長為病人信賴的好醫生。”作為一名教師、一名醫學院的院長,范先群說,始終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卓越醫學創新人才。
“我是眼科醫生,第一個還是關心近視防控。”范先群這樣告訴記者。當代表兩年,他已連續兩年盯住青少年近視這一普遍關切,今年他把《強化近視防控手段,提升防控效率的建議》帶上全國兩會。范先群建議,學校要確保課間休息時間,保證每天上午和下午各10分鐘眼保健操時間及校戶外活動時間。“在國家標準課程的基礎上,每個學段增加一定體育課時,保障學生每天至少一個小時、低年級學生每天至少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
近視防控效果不盡如人意,關鍵還在于目前對近視發病機制認識不夠,導致防控手段不足。為此,范先群建議,我國要進一步加強對近視發病機制的研究,從機理上認識近視如何發生發展,并由此進一步提出安全有效、可行可及的防控手段,“建議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近視研究的支持力度”。
今年,范先群還關注健康期望壽命這一議題。目前,中國人均期望壽命已提高到78.2歲,但健康期望壽命是68歲,也就是說,我國老年人有近10年的時間面臨各種健康挑戰,這些挑戰會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功能,也將極大地消耗社會、醫療資源。“我們希望提高健康期望壽命,讓老年人有質量地生活下去,不但可以長壽,還可以健康長壽。”為此,今年,范先群還將提交一份《推進健康老齡化,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建議》,聚焦如何讓老人“健康地老去”。“健康老齡化”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和途徑。他建議,從“優化老年人精準醫療和健康管理體系”、“完善老年人心理-社會健康支持體系”、“加強對衰老及相關重大慢病的基礎研究”三個方面健全老年人健康服務體系,推進健康老齡化,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同時,還應配套設立老年醫學專項基金,支持老年醫學中心的基礎設施建設、設備購置、研究項目以及人才培養,共同主推這一問題的改善。
范先群說,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基礎研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的一件件奮進目標,也將指引著每位代表立足工作崗位,將每一項事業扎實推進。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7839-0.html“光明的使者”范先群代表走上“代表通道”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