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春節臨近,位于廣州荔灣的嶺南花卉市場熱鬧非常,各色各樣的鮮切花、盆花和年桔擺滿各個檔口店鋪,不少市民來此挑選自己中意的年花,準備將家中“扮靚”一番迎接龍年的到來。
今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的“小年”,但南方和北方“小年”的日期有所差異。廣西民族博物館副館長麥西介紹,清朝以后,北方的“小年”基本上為臘月二十三,南方為臘月二十四,因為清朝皇宮為節省開支,將祭祀灶王爺與拜祭祖先合為一天,后貴族王侯紛紛效仿,并逐漸流傳至北方民間。而南方則沿襲古制,以臘月二十四作為“小年”。 除南北差異,各地“小年”時間也各有不同。江浙滬部分地區把臘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海南部分地區、南京及其周邊地區則將正月十五元宵節作為“小年”。
相關新聞
為什么南北方小年差一天?
小年又稱“灶神節”“祭灶節”,小年的日期,自古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即自古代起,官家的小年日期是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小年是每年的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的小年則是每年的臘月二十五。
為什么南北方小年日期會相差一天?據研究,清朝之前,南北方小年日期都是在同一天,即臘月二十四,如在《風土記》就有:“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的記載。南宋詩人范成大也在他的《祭灶詩》中寫到:“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從清朝開始帝王家要在臘月二十三這天舉行祭天大典,直至雍正年間,為了節省開支,皇帝在這一天同時祭拜灶神。自此以后,王族、貝勒隨之效仿,于臘月二十三祭灶。后來,受官方影響,京城附近百姓們,也逐漸改為臘月二十三祭灶過小年。這便是南北方小年日期相差一天的原因。
小年為何要祭灶?
祭灶是小年的傳統習俗,寄托著人們對美滿生活的向往。灶神,又稱灶君、灶王(爺),它的出現,與火的發明和使用有關。火出現之后,人們經常在居住地燃起一堆堆長明火,用來取暖、照明、烤熟食物、防御野獸等等,這就是最原始的灶。由于灶對人們生活的重要貢獻,灶神很快成為崇拜的對象。
灶神崇拜在夏商周時期就已存在,只是當時的做法是將灶神與火神合二為一、一并奉祭。周代頒布了法定祭典,灶神被列為必祭的五神之一。民間祭灶之風,自此興起。起初,人們認為灶神的任務就是掌管人間的飲食。后來,又賦予了灶神一些“監察”職能,如葛洪《抱樸子·微旨篇》曰:“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者,三百日也。小者奪算,算者,三日也。”意即灶神奉命監察人間善惡,將收集到的信息,稟告給玉皇大帝。這使得人們對灶神產生了既敬又怕的心理,因而更加崇拜,祭灶神活動更加普及流行。
祭灶最開始并不是在小年這一天。《后漢書》中寫道:“立夏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至季夏衣黃,郊。其禮:祠特,祭灶。”大意是說人們會在立夏時節舉行祭灶儀式。有人解釋說,這是由于夏天天氣炎熱,為火屬性,灶神又是掌火之神,所以在夏天祭灶能夠更好的得到神靈庇佑。
后來,祭灶時間逐漸演變為冬天。據東晉《搜神記》中記載;“南陽陰子方者,性至孝。積恩好施,喜祀灶。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七百余頃,輿馬仆隸,比于邦君。”漢宣帝時期有一個名為陰子方的人,為人孝順。一年臘月,陰子方在家做飯,突然看到灶王神顯靈,他將家中黃羊宰殺后祭祀灶神,新的一年里果然事事暢通,生活幸福。《搜神記》雖是一本志怪小說,不過至少說明在東晉時期,祭灶時間已變為臘月。
到宋代以后,灶神升天述職時間逐漸固定到了臘月二十三到除夕夜這一段時間,祭灶也逐漸與小年活動合二為一,成為我國一項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動。
小年這天灶神從北走到南,
能吃到什么?
如果灶神由北向南走一趟,他的吃食幾乎都離不開一個“糖”字。人們給灶神吃糖,大體有兩個原因:一是灶神吃了甜甜的糖,說話自然甜,正是“上天言好事”;二是用有黏性的糖果黏住他的嘴,讓他有口難開,打不了“小報告”。
北方祭灶的食物主要是糖,有糖瓜、關東糖、酥糖等。糖瓜是個圓滾滾的奶白色糖球,分為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中間是空的,像是沒長熟的小南瓜。
如果灶神往南走,到了江東地區,除了糖以外,他還可以品嘗到各類甜品。在蘇州,他會吃到團子、湯圓之類的甜食。到了杭州,他會喝到當地人準備的糖豆粥。在嘉興地區他會吃到各種各樣的年糕。對此,豐子愷在《過年》中寫道:“二十三送灶之后,家中就忙著打年糕。……兩枕‘當家年糕’約有三尺長;此外許多較小的年糕,有二尺長的,有一尺長的;還有紅糖年糕,白糖年糕。”
如果灶神到了紹興,他會吃到當地人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關于這種糖,魯迅曾在《送灶日漫筆》中寫道:“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們那里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
如果灶神到了福州地區,當地人為他準備的甜食種類將更為豐富,有福桔、甘蔗、荸薺、桂圓等十余種。對此,《大福州風物志》中介紹說:“福州廿三日備葷的菜肴,廿四日備糖餅素果……廿三日叫‘祭葷灶’,廿四日叫‘祭菜灶’,祭菜灶糖果種類繁多,鮮果中有福桔、甘蔗、荸薺,干果中有瓜子、落花生、桂圓、胡桃、黑棗、紅棗、栗子、柿丸、糖蓮子、番薯干以及糖、餅等不下十余種。”
小年祭灶的習俗為過年增加了儀式感,也寄托了“言好事、保平安”的美好愿望。這份悠久而連貫的民俗傳承至今,也仿佛形成了人們的肌肉記憶:送完灶神,意味著家人即將團聚,春節即將到來。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7549-0.html北方和南方小年差一天 南北方小年日期不同原因是真的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