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廣東揭陽,槎[chá]橋、美西、美東、下六 4 個“世仇村”成功和解,破除幾百年來互不通婚的陳規舊俗,結為睦鄰友好鄉村。這是揭陽地區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世仇村”和解。
“幾代人的愿望終于實現了!”揭陽美西村黨委書記黃潮明很是激動。仙橋街道這四個“世仇村”的恩恩怨怨,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時期。
互贈“睦鄰友好”牌匾
解除“百年不通婚”舊約
10月1日上午,揭陽市榕城區仙橋街道槎橋村、美西村、美東村、下六村處處張燈結彩,洋溢著喜氣洋洋氛圍,比過年還要熱鬧。
四村各派出由村干部、鄉賢、長者等組成的代表團,前往各村祠堂互贈“睦鄰友好”牌匾,正式廢除互不通婚陳規,結為睦鄰友好鄉村。
隨著“睦鄰友好”牌匾進村,百年“世仇村”終于和解
槎橋村黨委書記楊燕填介紹說,睦鄰友好活動大概6月份開始,一直到10月1日才舉辦了正式的睦鄰友好活動儀式。
結仇原因:“搶資源”
打破這一傳統壓力大
關于結仇原因,已無人能說清,大體是因為“搶資源”,但不可通婚的“祖訓”一直流傳在槎橋、高美、泰洞和西洋。村民楊梁昊表示,過去有些年輕人并不認可老一輩的說法,但也極少私自通婚。此前有部分私自通婚的男女,因為各種原因婚姻破裂。
恢復通婚四村地理位置分布 圖源:《仙橋志》
對此,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呂德文認為,南方地區的血緣關系和地緣關系高度濃縮。其多丘陵的地理環境,使得村落生態較穩定,競爭關系也由此凸顯。在某個歷史節點,兩個家族可能因競爭白熱化走向絕交。
但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所謂“世仇”倫理,在當今社會并不一定適用,雖然會有偶發個體想打破這一傳統,但面臨的壓力會很大。而地方政府出面,代表一個正式的規范和制度,對“不通婚”這種非正式的規范,是一種有力對沖。
鄰村贈送的“睦鄰友好”牌匾
最困難的環節:協調村里老人
一開始聽說要恢復通婚的時候,鄉親們“有很多人支持,也有一部分人反對。支持的主要是年輕人,中年人也是,都說現在是新社會了,不僅可以結婚,生意上也好做很多了。反對的主要是老年人。”
楊燕填說,整個過程中最困難的地方是協調村里的老人,第一次開會時由于老人家思想仍比較保守,溝通的過程并不順暢;后來不停地開了十多次會,花了兩個月時間終于把老人家們的思想工作做通了。
“世仇村”和解后多方面向好
在睦鄰友好活動后,村之間已經有年輕人訂婚。
9月19日這天,槎橋村村民楊姐的為兒子和準兒媳舉行了隆重的訂婚宴,眾多親戚朋友前來參加。如果沒有與高美村恢復友好關系,她原本打算低調處理兒子的婚事,不敢讓親戚朋友知曉。
“之前,對外一直不敢直說兒子娶了高美的媳婦,連我哥都沒敢說。”楊姐對記者表示,兒子與女友交往三年,訂婚的日子早就選好了,兩村和解恰逢其時。事后談起此事,她滿臉洋溢著幸福的表情。
村里的氣氛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村里出去外地的人都給我們慶賀,村內的絕大多數人也都表示支持。除此之外,“世仇村”和解還能夠帶動幾個村在經濟上的共同發展。
槎橋楊氏宗祠
事實上,仙橋街道此次睦鄰友好慶典并非首例。近年來,隨著鄉風文明建設深入推進,潮汕地區“世仇村”陸續和解。如普寧市的北山村與果隴村、揭東區的池渡村與山美村,都在鎮村干部、鄉賢的推動下,破除陳規陋習,締結睦鄰友好關系。
綜合自九派新聞、南方+、澎湃新聞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1872-0.html廣東4個世仇村解除百年不通婚舊約,已經有年輕人訂婚是怎么回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