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繆曉琴報道 改革春潮涌,奮進正當時。從寵物友好的文化商業地標到臨空園區的人才公寓,從“15分鐘生活圈”到高水平養老服務……近年來,上海市長寧區以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國資國企改革,不僅為經濟發展和城市更新注入強勁活力,更為惠“民生”暖“民心”注入源源動力。
長寧國資系統的兩輪“三年行動計劃”如春風化雨,潤澤區域經濟每寸土地。
漫步延安西路高架旁的綠地,錯落的綠色組團如天然屏風,將城市喧囂轉化為靜謐的林冠線,海粟文化廣場宛如一顆鑲嵌于此的明珠。這座由新長寧集團耗時五年精心雕琢的“寵物友好+文化商業”地標,既是數千名年輕白領揮灑青春的舞臺,也是不少市民喜愛漫游的萌寵社交劇場。
“載體資源豐富多樣,為招商引資創造了有利條件。”在4月23日舉行的長寧區國資國企媒體溝通會上,新長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倪堯介紹,目前擁有經營性資產93萬平方米,三年內累計引進重點項目89個,其中包括李寧體育、禾賽科技、容播傳媒、百福得咨詢等知名企業。
在現代樓宇與野趣水系相映成趣的臨空園區,東虹橋集團推出的首個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臨客公寓·薈臨居,詮釋著人才與產業的緊密相擁。年輕主播們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工作崗位,這種“職住平衡”的便捷,讓這里成為人才競相追逐的“夢想棲息地”。
“用園區的真心、熱心、細心和耐心,博得企業芳心、贏得企業衷心。”東虹橋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睛表示,集團積極強化以服務為核心、以政策和效率為支撐,持續打好營商“服務牌”。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在民生服務板塊,長寧區國資國企亦主動作為。
小菜場連著大民生。九華集團深耕社區商業“主賽道”,圍繞“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建設的要求,一手推動超市、餐飲、便利店等傳統業態提質升級,打造便民、智慧、高品質的現代商業服務體系,讓居民感受到“柴米油鹽”的煙火氣;一手吸引咖啡館、藝術展等新型業態融入特色街區建設,為社區增添“詩與遠方”的浪漫情懷。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對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作出要求。萬宏養老服務集團在長期做深做實既有養老根基的基礎上,從機構養老向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拓展,推出三維深度融合的復合型、嵌入式養老服務體系。同時,著力從運營管理標準化、養老服務品牌化、服務人員職業化、為老服務多元化“四大指標體系”有效落地著手,打造高水平、標準化的養老服務。
隨著更多創新舉措的落地生根,長寧區國資國企改革之路將越走越寬,發揮更多資源優勢,在提升經濟韌性,強化民生保障,穩定地方就業等方面作出更大貢獻。展望未來,這片改革開放的熱土必將孕育出更多經濟新增長點,綻放出更加璀璨的發展之花,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16268-0.html上海長寧區國資國企改革“多點開花” 助力民生出新彩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上海一周】風浪之中,尋找“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