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網訊 倪珺 記者鮑筱蘭報道 1月17日,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正在召開。上海市人大代表、自然堂集團(原伽藍集團)公共事務總經理陳娟玲建議繼續推進產業升級,助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提升差異化優勢,在全球范圍內占據更有利的位置,進一步推動“東方美谷”美麗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自2021年《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辦法》以及2023年《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施行以來,我國化妝品行業的法律法規和監管體系得到顯著加強和完善,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加受到重視。國家鼓勵原料創新開發,化妝品行業的新原料備案速度大幅提升。作為化妝品產業之都,上海奉賢“東方美谷”美麗健康產業集群的效應進一步凸顯。
隨著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變化,現行法規和操作指南逐漸顯現出一定的局限性。從化妝品行業監管層面來看,企業實際執行過程中,在注冊備案流程、產品分類標準、審評意見要求等方面都遇到了問題,就化妝品行業新原料研發層面來看,企業面臨流程復雜、投入費用大、政策不夠清晰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企業深入科學研究、產品研發帶來了困擾,限制了科技創新能力,降低了部分產品的獲批效率,影響了化妝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陳娟玲建議,完善化妝品注冊備案流程及審評標準規范。統一產品申報分類標準,減少因分類錯誤或模糊而導致的申報延誤;發布特證產品審評指南及相關審核要點,針對已超出法規相關要求,但審評認為有必要進一步明確或補充的內容,可以作為審核要點的審評關注內容進行羅列總結;統一監管尺度,明確駐留類/淋洗類等產品的定義和分類判斷標準;完善關健原料管理(如美白劑、防脫劑等)。成立關鍵原料的特殊機理與安評的溝通交流工作機制;拓寬化妝品審評意見溝通渠道,實現企業快速理解審評意見和審評尺度,提高特證產品獲批可能性。
同時,推動化妝品行業原料創新研發及應用。推進新原料與關聯產品同步申報,為加速推進使用新原料的產品上市,建議新原料及使用該新原料的關聯化妝品可同步進行注冊備案工作,制定更加可執行的政策標準以便快速落地。細化政策或技術扶持標準,以鼓勵企業進行新原料創新研發及應用。完善新原料安全監測期管理,如:新原料整改不影響已上市安全產品銷售;《國際化妝品原料標準中文名稱目錄》(ICNI)中同一名稱的原料可多源授權;工藝更新后允許原料變更,且不改變原監測期。
陳娟玲表示,在奉賢東方美谷設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審評技術服務中心上海分中心,以更好地支持與服務華東地區的安全評估、功效驗證等工作,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化妝品安全性和功效性評價的標準體系。同時,聯合中藥材產業發達的河南、安徽等省份,以及中國特色植物資源豐富的西藏、云南等地,以上海為中心,輻射并聯動多地,賦能產業升級。上海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持,在新原料開發及應用上,與其他多地優勢互補,共同協作,推動中國化妝品產業的創新與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更加安全、更為有效和更高質量的產品。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15923-0.html上海兩會 | 人大代表陳娟玲:進一步推動“東方美谷”美麗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