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爆發已久,然烏克蘭之所以跌破外界眼鏡能夠苦撐那么久,其中低軌衛星與無人機功不可沒。這也讓全球開始關注這兩項技術背后的科技潛力。
睽違4年之久的「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14日起將連3天展出,而無人機與低軌衛星、太空科技等自然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戰略新產業:無人機
業界看好,隨著無人機在戰場上的攻防運用受到矚目,無人機將會是未來兵家必爭的新興戰略產業之一,臺灣可望受惠在當前全球供應鏈去紅化的時機點,加速無人機產業鏈發展。
而同時身兼無人機國家隊長的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近年積極整合國內上下游供應鏈,并表示目前臺灣無人機的自制率也已可達到7~8成。而他也直言,臺灣在無人機相關工業基礎上具備發展的優越條件。
像是無人機的大腦飛行控制要融合高運算、低能耗的芯片,這部分更不可能用國外系統,憑藉臺灣半導體實力,也已有自制飛控芯片能力。
另外,為確保長程通訊能力,可與次時代6G、低軌衛星結合,臺灣也有許多通訊業者投入此方面技術研發,而機體在訴求輕量與強度下需要用到航太級復材,材料很多可從石化產業取得,臺灣也有大型EMS廠可具備代工量產能力。
整體來說,無論是高端運算芯片、各項射頻與感知的關鍵零件、成熟的電子產品量產代工,以及可信賴的網安環境等,臺灣都是有能力建構出可信賴的無人機供應鏈。
戰時神救援:低軌衛星
至于在低軌衛星部分,在SpaceX的星鏈(Starlink)展現實際通訊成效并商用后,全球掀起一波太空熱,臺灣也不例外,一方面臺灣在地緣政治上處在敏感地帶,迫切需要強化通訊韌性,另一方面臺灣具有完整且強大的低軌衛星供應鏈,在全球低軌衛星熱潮下紛紛搶進商機,已有多家業者打進國際低軌衛星業者包含SpaceX、Oneweb供應鏈。
不過隨著以色列、韓國等地的供應鏈業者競爭,臺廠將面臨挑戰,對此,臺廠應從單純代工到能有具系統整合能力的企業帶頭,從原本的設備制造端跨足衛星系統端,協助供應鏈業者取得太空履歷進軍國際。
目前,國家太空中心表示2024年將發射臺灣第一顆全自制低軌衛星,后續也將協助成立臺灣自有的衛星系統整合企業,補足臺灣衛星供應鏈所欠缺的關鍵,目前在制作能力上臺廠已非常出色,但如果想跳脫只賣地面設備站的處境,提升產業價值,系統整合能力不可或缺。
事實上,富士康自制低軌衛星「珍珠號」也即將升空,是民間真正參與太空產業的第一步,在國家層級和民間的積極推動下,臺灣太空產業正快步趕上過去相對其他國家落后的進度。在2023年臺北國際航太展中,除了國際衛星相關業者參展外,也有臺灣太空形象館,包含公部門、產業、學界的參與,展現臺灣在太空方面的實力。
此次航太展將結合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包含國防、航太、太空科技、無人系統載具及智能應用,展覽規模更創下歷史新高,除漢翔、長榮航、經緯航太等指標業者參展外,據悉國際軍火商包括洛克希德馬丁、諾斯洛普等也專程來臺。
值得關注的是,由中科院研發并委請民間廠商產制的第二代「銳鳶」無人機,經過多次的研測丶改良之后,即將完成定型,定型后的二代「銳鳶」無人機屆時也有可能會在航太展公開亮相。
責任編輯:朱原弘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9673-0.html地緣政治背后的科技戰 航太展兩大亮點:無人機、低軌衛星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蘋果碳中和目標敲定 存儲器晶圓廠加速跟上
下一篇: iPhone 15發表會背后的MR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