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兩岸供應鏈市場傳出,原在年初計劃大撒銀彈,朝第三類半導體碳化矽(SiC)上游長、切、磨、拋材料端大步邁進的某國內一線新能源車廠,近期實際設備的拉貨量相較最初預期至少砍一半以上。
供應鏈業者指出,原預估該車廠挾著龐大出海口之勢,大步跨入SiC材料自制,若一切順利,將引爆出海口倒灌上游材料廠,對國內SiC投入深水炸彈,使其出現排擠效應,讓資本、人才及搶單力不足的中小型廠陷入邊緣化。但從其近期投入規模不如年初宣示來看,這項警報暫時解除。
業者透露,外傳車廠大縮SiC長晶步伐主因,是幾經評估后發現自身技術仍不到位,短期也難有效達到預期水位,因此回歸現實,大砍相關設備訂單,使其擴產幅度遠小于初期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