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車用零組件市場近來陷入混戰,無論是電動車還是燃油車,供應商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產品價格競相下降。業內人士指出,若沒有獨特不可替代的特性,切入國內車市的最佳時機或已經過去。
國內汽車市場呈現強勁增長,預計2023年全年銷量將達到歷史新高,達到2950萬輛。然而,車用零組件市場經歷了一輪大規模的增長,需求激增,供應鏈業者數量也大幅增加。近期,國內車市競爭激烈,尤其是電動車價格戰愈演愈烈,給車廠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帶來更大的壓力。
供應鏈業者表示,自從政府大力推動電動車發展以來,整個車市一直處于價格戰狀態,不僅新興車廠受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盡管國內車市迅速擴張,但能夠持續盈利的并不多,尤其在電動車領域更為明顯。
供應鏈面臨著客戶需求和價格戰底線的雙重壓力,再加上政府對國產率的提升要求,讓業者在國內市場前進充滿了不確定性。業者強調,除非產品具備獨特性且難以替代,否則現在已經不是最佳切入時機。
國內車廠分為高市占率的領導廠商和瀕臨淘汰的中后段廠商。前者由于有明確的需求,貨運動能相對穩定;而對于后者來說,生存至關重要。因此,一旦完成交車任務,就可能減少或停止運輸。外國車廠逐漸將產線從國內撤出,也給零組件業者帶來了壓力。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許多弱勢國內車廠和電動車廠面臨需求下滑的挑戰。盡管庫存調整即將尾聲,但地方性的價格競爭和政策不確定性等因素,讓臺系供應鏈業者望而卻步。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35976-0.html供應鏈混戰!國內車用零組件市場迎新局面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阿特斯投9億建14GW太陽能單晶硅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