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汽車產業電動車轉型,中國電動車制造技術和供應鏈效率正在改變全球汽車產業格局。德國和日本車廠正在反向學習中國電動車技術和制造方法,以適應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和變化。
大眾汽車承認德國汽車供應鏈效率如今不及國內競爭對手,將更多采用國內本土供應商零組件。大眾汽車正在試圖弄清楚如何與新崛起的國內電動車制造商競爭,這些國內電動車制造商不僅可推出優質、價格實惠且高度數碼化的電動車,推出時間也比西方車廠快上許多。
大眾汽車的目標是將車輛開發過程縮短至約2.5年,這將通過采用更多國內本土供應商的零組件來實現,如顯示器、媒體系統、電動車電池、頭燈等產品,將讓開發時間縮短約30%、成本降低20~40%。大眾汽車還計劃投資數十億美元獲取中國電動車有關技術,并調整團隊管理結構加快移動速度。
不僅是大眾汽車,日產汽車也在學習中國業者一些生產技巧,豐田汽車則找更多國內本地工程師合作,尋求國內本地供應商修改零組件設計、并升級其生產和制造技術,降低智能電動車成本。
中國電動車供應鏈的快速進步和高效運作正在改變全球汽車產業的格局,德日車廠的反向取經表明了中國在電動車領域的實力和影響力。未來,隨著中國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全球汽車產業將進一步向中國市場傾斜,德日車廠的反向取經也將成為一種趨勢。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35204-0.html德日車廠反向取經中國電動車供應鏈效率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大眾汽車大規模重組,應對EV挑戰
下一篇: 納智捷推出充電生態圈,李應生揭秘創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