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三井物產全球戰略研究所(MGSSI)數據顯示,盡管中國企業在電動汽車相關專利數量上不及日本和美國競爭對手,但其專利的技術影響力卻處于領先地位。這一優勢為中國企業通過技術許可應對美國關稅威脅提供了新思路。
MGSSI知識產權部門高級經理Ryusuke Ishiguro指出,中國企業的專利申請策略注重質量而非數量,其專利的技術影響力通過引用次數和剩余有效期等指標得以體現。例如,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等中國企業在專利數量上雖少于豐田、現代等國際巨頭,但在技術影響力評分中表現突出。寧德時代以2.7分位居榜首,遠高于平均分1.0,華為和奧頓新能源等企業也進入前五名。
專利許可的優勢在于,企業可通過技術授權規避關稅并獲得專利使用費。以寧德時代為例,該公司正與美國福特汽車合作建設電池工廠,其技術也可能被通用汽車采用。這種模式不僅幫助中國企業應對美國市場限制,也為日本汽車制造商提供了參考。
隨著汽車行業向自動駕駛、零排放和軟件密集型方向發展,專利的重要性愈發凸顯。Ryusuke Ishiguro強調,這些新技術往往需要跨行業合作,例如無線技術、傳感器和鋰離子電池等領域,專利成為創新的關鍵驅動力。
MGSSI報告顯示,電池監測、充電和控制等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近期顯著增長,反映出行業對提升電池性能和壽命的迫切需求。盡管日本豐田和韓國現代在專利總量上占據優勢,但中國企業在技術影響力上的領先優勢正逐步顯現。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145605-0.html東京智庫:中國電動汽車專利技術影響力領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國產腦機接口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芯片實現全鏈條自主可控
下一篇: 黃仁勛已結束北京行程,英偉達暫未透露具體細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