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亞洲報道,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全球科技品牌加速調整供應鏈布局。盡管該政策暫緩90天實施,但若全面落地,消費電子產品或將面臨125%的高額關稅。這一壓力促使蘋果、戴爾、微軟等品牌要求亞洲供應商加快出貨,特別是筆記本電腦、PC和服務器等高單價產品。
為應對關稅沖擊,企業正在尋找新的生產基地。例如,惠普計劃擴大墨西哥產能以供應北美市場,戴爾則與越南政府談判,尋求補貼以擴大設廠規模。此外,部分企業如三星電子已通知供應商下調2025年的手機零組件訂單,任天堂也推遲了新一代Switch 2在美國的預購計劃。
據彭博社報道,戴爾近期取消了多款PC和筆記本的折扣優惠,預示著美國消費者可能面臨電子產品價格上漲的局面。國際電子工業聯接協會(IPC)總裁John Mitchell表示,零售價格上漲已成必然,尤其是手機和PC產品,部分價格可能上調20%-25%。
與此同時,企業也在重新評估市場策略。據透露,聯想計劃將業務重心轉向中國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歐洲市場。宏碁則優先開拓亞太與歐洲新興市場,并已暫停對美出貨。此外,蘋果、Google等品牌的代工合作伙伴也表示,客戶正將部分業務轉向亞太、中東與歐洲市場,以減少對北美市場的依賴。
分析指出,巴西、阿根廷、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僅課征10%基準稅率的國家,可能成為企業投資設廠的新選擇。然而,全球供應鏈的重構仍需時間,印度、越南和墨西哥等地是否能取代中國,還需進一步觀察。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145274-0.html新關稅政策或引發全球供應鏈重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蘋果iPhone美國生產遇阻,專家稱條件尚不成熟
下一篇: 現代汽車集團攜手翰林大學醫院,開發醫院專用機器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