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于美東時間4月14日公布針對半導體行業的關稅細節。芯片制造商正嚴陣以待,分析可能的三種關稅方案及其潛在影響。相關廠商擔憂,若實施最嚴厲措施,部分企業可能面臨超過100%的關稅,對包括中國臺灣、韓國及美國本土半導體廠商在內的行業造成重大沖擊。
第一種可能性是依據全球半導體產量與美國制造差額制定課稅公式,即所謂的“大水庫模式”。這種模式基于各國或地區對美出口與進口的差額計算關稅,若應用于芯片行業,將對未在美國設廠的廠商造成巨大壓力。以臺積電為例,其2023年產能超過1600萬片12英寸約當晶圓,而其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工廠初期年產能預計不足50萬片,兩者差距可能成為課稅依據,稅率或超100%。
第二種方案是對直接進口美國的芯片征稅。然而,這種方式可能對在美國設有組裝基地的企業產生負面影響。例如,鴻海、廣達等電子制造服務(EMS)廠商,以及美國本土品牌如美超微(Supermicro),可能因需進口芯片而受到沖擊。
第三種方案是針對內含半導體的終端電子產品統一征稅。盡管這一方案覆蓋面廣,但執行層面存在復雜性和追溯困難。例如,所有進口至美國的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產品,只要含芯片,都可能被納入課稅范圍。
業界呼吁,最好的結果是特朗普采取較為溫和的第四套方案,但最終決定權仍在美方手中,仍需等待官方公布。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144293-0.html特朗普將公布半導體關稅細節,芯片業面臨三大可能劇本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晶科能源與巴西郵政集團洽談屋頂光伏項目合作
下一篇: 消息稱臺積電日本熊本二廠建設再延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