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自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此政策的實施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將產生深遠影響。
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進口自美國的產品總額約為1636.24億美元,其中機械電子類產品占比23.17%,集成電路產品金額約為118億美元,半導體制造設備及零部件金額約為45億美元。

芯片設計領域
在芯片設計領域,美國的Cadence、Synopsys和Seimens EDA等頭部廠商的EDA及IP產品可能面臨加征34%關稅。這將增加國內芯片設計廠商使用這些工具的成本,但也將推動國產EDA的采用率,利好本土廠商。
芯片制造環節
芯片制造分為晶圓制造和封測兩個主要環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貨物原產地條例》,原產地需滿足“完全獲得”或“實質性加工”標準。對于晶圓制造在美國完成的芯片,如果無法在封測環節實現≥30%的增值,其原產地仍會被認定為美國。
具體廠商影響
1. 英特爾
英特爾的大部分晶圓制造在美國進行,其在成都的封測廠可能會受到此次關稅政策的影響。英特爾可以通過將晶圓制造轉移到愛爾蘭或以色列,或通過在馬來西亞等海外封測廠實現≥30%的增值,來規避關稅影響。
2. 格羅方德
格羅方德在美國以外的德國和新加坡也有晶圓廠,可以將客戶出口到中國的晶圓轉移到這些地區制造,以規避關稅影響。
3. 德州儀器
德州儀器的晶圓制造主要在美國本土,預計其大部分芯片進口到中國將面臨34%的關稅影響。這對其競爭對手非美系模擬芯片及MCU廠商來說是一個利好。
4. 美光
美光的晶圓制造產能分布在美國、新加坡、日本和中國臺灣。雖然其美國晶圓廠制造的產品對華出口將面臨關稅,但美光可以通過調配其他地區的產能來降低影響。
5. Microchip、ADI、安森美、Skyworks、Qorvo
這些廠商的晶圓制造主要在美國,對華出口可能會受到關稅影響。不過,他們可以通過利用海外晶圓廠或代工合作伙伴來規避關稅。
半導體設備領域
對于半導體設備廠商,如應用材料、泛林集團、科磊和泰瑞達,其關鍵設備的原產地如果在美國且占比超過70%,仍會被認定為美國原產地。這將對這些廠商的對華出口產生一定影響,但對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來說是利好。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142237-0.html中國對美加征關稅,對半導體產業影響幾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芝奇發布全球首款DDR5-8000 128GB內存套裝
下一篇: 傳特斯拉軟件工程副總裁David Lau辭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