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英飛凌在2025消費、計算與通訊創(chuàng)新大會(ICIC 2025)上,圍繞AI、機器人、邊緣計算及氮化鎵應用等熱點話題展開深入探討。會上,英飛凌首次在中國展示了兩款突破性技術成果——300mm氮化鎵功率半導體晶圓和20μm超薄硅功率晶圓。

英飛凌科技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qū)總裁潘大偉參觀兩款首次在中國實體展示的晶圓
英飛凌在氮化鎵技術領域取得顯著進展,其300mm氮化鎵功率半導體晶圓已實現量產突破。新一代中壓CoolGaN?器件將系統效率提升至96%,大幅降低數據中心、電信及家電領域的能耗與成本。此外,英飛凌推出的20μm超薄硅晶圓技術,顯著提高了功率轉換解決方案的能效、功率密度和可靠性,為行業(yè)帶來全新技術選擇。
在硅基半導體領域,英飛凌發(fā)布了CoolMOS? 8高壓超結(SJ)MOSFET系列產品,覆蓋從低功率到高功率的消費類和工業(yè)應用。作為寬禁帶半導體的高性價比替代方案,CoolMOS? 8不僅提升了功率密度,還確保了器件的可靠性,同時兼容CoolMOS? 7,支持600V和650V兩種電壓等級。
此外,英飛凌還推出了PSOC? Control C3 MCU,這是一款基于Arm? Cortex?-M33的高性能微控制器,頻率最高可達180MHz。在ModusToolbox?工具和軟件的支持下,該產品為電機控制和功率轉換系統提供了高效、可靠且安全的解決方案,適用于家用電器、智能家居及光伏逆變器等場景。
英飛凌將機器人視為未來高增長潛力的核心領域,提供從電源產品、傳感器、微控制器到連接芯片和電機驅動的全棧解決方案。其創(chuàng)新技術賦能機器人實現智能化、高效化和輕量化。例如,基于CoolGaN?的驅動系統使雙足機器人的動態(tài)響應速度提升25-50%。據英飛凌科技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qū)總裁潘大偉介紹,氮化鎵技術在機器人關節(jié)中的應用可顯著縮小系統體積、減輕重量,并延長電池續(xù)航能力。

英飛凌科技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qū)總裁潘大偉表示,2025年是英飛凌進入中國市場的30周年。未來,英飛凌將繼續(xù)深化“在中國、為中國”的本土化戰(zhàn)略,圍繞運營、創(chuàng)新、生產及生態(tài)等方面,為客戶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英飛凌計劃擴大MCUs、MOSFETs等通用半導體產品的本地化生產,以滿足新能源、汽車、工業(yè)控制及消費電子等領域的需求。
英飛凌還與本土企業(yè)合作開發(fā)定制化方案,如為某頭部企業(yè)設計的模塊化關節(jié)控制器,集成驅動、傳感與安全功能,成本降低20%。通過全流程支持,英飛凌助力客戶加速產品上市周期,推動機器人、AI數據中心及邊緣計算等領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140348-0.html英飛凌展示氮化鎵與機器人創(chuàng)新技術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華潤微新任董事長何小龍上任,將推動功率半導體業(yè)務發(fā)展
下一篇: 漢王科技2024年營收18.17億元,虧損收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