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Tesla、BMW及中系車廠積極投入智駕車與機器人領域,臺系廠的未來備受關注。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董事長王正健指出,智駕車與機器人在傳感系統上有高相似度,但兩者發展并無絕對因果關系,需視車廠及業者特性而定。
中國大陸車廠引入DeepSeek,通過開源方式快速推理癥狀,支持醫生決策,降低智駕車成本。然而,AI應用仍處于萌芽階段,需考慮道德倫理、數據監管等問題。
機器人進駐汽車工廠是市場關注重點領域之一,可解決汽車組裝難題,提升生產效率,減少職業傷害。人形機器人只是概念性稱呼,外形及功能需根據不同應用場景規范。
從商業模式評估,機器人先進駐工廠再步入家庭的機率較大。
中國臺灣在智駕車與機器人領域以一級代工廠及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定位為主,憑借電子制造及光學技術優勢,與國際各大品牌攜手運作。雖然未有足以撼動全球的品牌,但AI時代更重分工合作,中國臺灣或將繼續扮演最佳伙伴角色。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138086-0.html中國臺灣在智駕車與機器人領域的定位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NTT發展IOWN全光網絡系統面臨挑戰
下一篇: 寧德與蔚來攜手,共拓EV換電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