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等中國晶圓代工廠近年來大力擴張產能,尤其是在28納米以上成熟制程領域。然而,由于供需失衡和價格戰,這些工廠的獲利能力受到嚴重影響。
盡管政府提供了高額補助,但中芯的毛利率和凈利潤仍大幅下滑。2024年,中芯的毛利率跌至18%,全年獲利減少45.4%。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其毛利率仍將維持在較低水平。
華虹半導體的運營表現同樣不佳。盡管第四季度營收保持增長,但卻由盈轉虧,全年獲利大幅下降近8成。華虹同樣陷入成熟制程的價格戰中,產能利用率雖高,但利潤卻不斷下滑。
此外,中國臺灣晶圓代工廠也受到了波及。聯電和力積電的毛利率和凈利潤均創下新低。聯電第四季稅后凈利大幅下降41%,全年稅后凈利也減少22.59%。力積電則因受到中國大陸低價競爭的影響,全年大虧67.77億元。
總體來看,中國晶圓代工廠正面臨產能過剩、價格戰和市況復蘇緩慢等多重挑戰。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中國業者的獲利能力,也對全球半導體產業帶來了不確定性。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130790-0.html供需失衡和價格戰,中國晶圓代工廠面臨獲利挑戰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