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7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為破解草原過度放牧難題。昨天(8 月 16 日),由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內蒙古興安盟農牧局等多個單位研發的草畜平衡智能監管終端,在興安盟正式應用示范。
IT酷哥從報道獲悉,在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的一處草場上,執法人員操控低空無人機,獲取航拍圖像,之后回傳至草畜平衡智能監管終端進行分析,計算牧草產量與實際牲畜量,再與牧場規模核定的載畜量比對,科學判定該草場是否存在過度放牧的情況。
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奇峰介紹,該項設備能夠使整個草原監測的效率提升 4 到 5 倍,同時監測的準確度達到 96% 以上,很好地支撐了草原過度放牧的相關監管工作,為草畜平衡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科爾沁右翼前旗常務副旗長王猛表示,通過草畜平衡智能監管終端的應用,全旗試點區域面積內有效地控制了超載放牧行為,草地退化面積減少到了 20% 以上。
興安盟地處大興安嶺南麓,是國家級草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和草畜平衡制度的重點實施區,生態恢復能力脆弱,一旦破壞,恢復周期會很長。去年年底,這套智能監管終端開始在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和扎賚特旗進行試點,覆蓋草原面積 886 萬畝,未來將逐步推廣至內蒙古的 17 個試點旗縣。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6-177730-0.html破解過度放牧難題,草畜平衡智能監管終端準確度超 96%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