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工程很棒,并不適用于所有情況,看看你準備好了嗎?譯者的親身經驗也是如此,有一定的自動化基礎,平臺工程才能順利進行。譯自 Why You Can’t Go from Zero to Platform Engineering 。
要實現對基礎設施的集中控制,基礎設施管理必須無障礙且一致。
許多關于平臺工程的討論似乎都在宣稱它是同時提升開發者體驗和加速應用開發的靈丹妙藥。盡管平臺工程在這兩個方面確實能帶來顯著優勢,但這還不是全部。
為了在獲得這些好處的同時實現對基礎設施的集中控制,基礎設施管理必須無障礙且一致,這需要相當高的自動化成熟度。那么,什么是自動化成熟度,為什么自動化對成功實施平臺工程策略至關重要?
大多數大型組織以不同的自動化成熟度交付和管理基礎設施。目標是使所有基礎設施的交付和管理方式標準一致,減少差異性和基礎設施類型的復雜度。我們可以將基礎設施自動化分為三個成熟度等級:特殊情況自動化(ad-hoc)、部分自動化(automated)和無障礙自動化(frictionless)。
特殊情況自動化的組織使用手動、腳本和定制的基礎設施方式混合使用。這種方式需要大量人工參與且容易出錯。要實現成熟需要一致、簡單、可測量和安全的基礎設施自動化,無障礙自動化可以減少對高端專家的依賴,讓他們更輕松地創建、管理和支持基礎設施。
自動化需要簡單易用,可以原生支持不同規模和復雜程度、分布在不同地點的完整基礎設施堆棧。有效的自動化可以消除所有手工流程,減少復雜性和碎片化,確保基礎設施受管控、安全且對業務負責。
大多數企業同時使用多種類型和成熟度的基礎設施自動化,部分明確,部分隱藏在代碼中。因此,即使企業同時使用基礎設施即代碼、云服務、虛擬化、容器和配置工具等,也不意味著一切盡在掌控或創造可衡量價值。使用自動化是必須的,但過多不同和碎片化的自動化會帶來更多問題。包括管理困難、策略不一致、風險未知、技能要求增加,以及調試和支持自動化的難度。
太多自動化工具會造成自動化孤島,每個基礎設施交付方式獨立存在。由于現代應用架構需要混合使用各種基礎資源,常需要不同自動化過程相互觸發來交付應用生命周期中的所需資源。盡管部分企業達到了可以考慮平臺工程的部分自動化成熟度,但許多企業仍需提高才能實現相關業務價值。
最后,從部分自動化躍升到無障礙自動化需要基礎設施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成為活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使用集成開發平臺的開發者來說,基礎設施是一個無縫集成的功能。活動定義了所需要的基礎設施資源。
實現無障礙自動化的關鍵是環境概念。環境是一個易于理解的模型,包含了支持某項活動所需的一切,如中間件、數據、工具、基礎設施等。環境源自特定活動或任務,組織可以根據環境理解其目的、重要性和價值。然后,多個環境可以關聯在一起,組織可以了解每個環境的使用方式、目的和使用者,不論其云提供商、基礎設施類型或復雜性。這使企業可以根據每個活動創造的價值來規劃、優先級設置和預算。
盡管小團隊的復雜度通常較低,但大團隊和組織的復雜度要高得多,需要更高的自動化級別。這意味著實現平臺工程所需的自動化級別會因公司甚至不同團隊的情況而異。
對于基礎設施自動化匱乏或缺失的組織來說,平臺工程毫無意義。相反,這些組織應該從結果出發,實施所需的工具和流程。例如,目標是提升開發者體驗、加速開發、控制成本、加強治理等?根據這些,組織可以確定哪些工具和流程具有相關業務價值需要自動化。
自動化成熟度中等的組織正處于可以探索平臺工程的良好位置。目標應該是標準化所有基礎設施,了解組成完整環境的所有組件,執行安全和合規要求,將云成本與環境及其業務價值關聯,最后按需通過自助服務立即提供基礎設施。此外,全生命周期持續監測每個環境實例,以維持治理和控制成本。
平臺工程作為一個新興方法,承諾諸多運營優勢。盡管提升開發者體驗和開發者滿意度為企業帶來巨大價值,但企業應爭取實現最大價值。通過確定預期結果并實施必要的自動化流程,平臺工程可以更快為組織帶來更好的結果,從而證明技術和組織投資的成本和努力是合理的。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6-15727-0.html平臺工程為什么不能從零開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語雀停機事件后,你也在找替代方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