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AMD正式推出Zen 4c核心,相比Zen 4核心來說,在相同的TSMC 5nm制程工藝下,Zen 4c可以使核心面積縮小約35%。
從Zen 4的3.84mm²縮減到2.48mm²,從而可以幫助筆記本電腦獲得更加輕薄便攜的設計方案。
從芯片面積上來說,Zen 4c可以說是AMD的“小核”解決方案,但與英特爾的大小核卻有著本質區別,因為AMD的Zen 4c與Zen 4是完全相同的架構,擁有幾乎一樣的全部功能。
得益于高密度和更好的能效表現,Zen 4c核心可以幫助AMD銳龍在相同芯片面積上容納更多的核心,同時可以顯著提升計算能力。通過下圖,可以很明顯地看出Zen 4核心與Zen 4c核心的面積差異。
從具體技術參數來看,Zen 4c達到了與Zen 4核心相同的技術指標,這一點可以說是Zen 4c核心帶來的大驚喜了。
這意味著Zen 4c擁有與Zen 4相同的IPC性能,因其前端、執行階段、加載/存儲組件以及內部緩存層次結構完全相同。
伴隨著Zen 4c核心發布,AMD第一時間也推出了兩款采用Zen 4c核心的銳龍處理器,它們分別為銳龍5 7545U和銳龍3 7440U。
銳龍5 7545U采用6核心12線程設計,其中包含2個Zen 4大核以及4個Zen 4c小核,加速頻率4.9GHz,緩存22MB,TDP為15-30W。
銳龍3 7440U采用4核心8線程設計,其中包含1個Zen 4大核以及3個Zen 4c小核,加速頻率4.7GHz,緩存12MB,TDP同樣是15-30W,兩款處理器均配備Radeon 740M集成顯卡。
從性能表現來看,Zen 4c核心在10-15W低功耗區間時,相對Zen 4核心會有更好的多線程性能表現。
17.5-22.5W區間基本持平,但是22.5W之后步入較高功耗區間的情況下,Zen 4核心性能表現更加出色。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Zen 4的絕對時鐘極限要高于Zen 4c,因此在較高功耗區間性能輸出更加澎湃。此外,既然是大小核設計,那么肯定會遇到調度問題。
Zen 4大核在操作系統中的調度優先級更高,面對突發性的工作負載,對于銳龍5 7545U這顆處理器來說,2個Zen 4大核和4個Zen 4c小核的組合在綜合性能與能源效率上表現更加理想。
相對于英特爾的P-Core與E-Core而言,AMD Zen 4與Zen 4c大小核的優勢在于二者擁有幾乎相同的性能表現,畢竟Zen 4c基本技術指標與Zen 4大核沒有區別,只是單純物理尺寸意義上的小核心。
相同的架構、緩存結構、IPC以及支持SMT超線程使其綜合性能更加出色。而且運行相同的指令集,操作系統外也無需執行額外的任務調度,這使得核心在應對工作負載時更加高效。
總體來說,Zen 4c核心架構使得AMD銳龍處理器擁有了更加出色的靈活性,它可以通過大小核設計容納更多核心,有效提升多核性能表現。
同時,Zen 4c擁有與Zen 4核心相同技術規格的情況下,它也可以進一步向入門級市場拓展,幫助OEM打造更輕便、續航能力更出色、但性能足夠強勁的輕薄型設備。
因此我們非常期待Zen 4c在后續市場和產品里的表現。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4-17596-0.htmlAMD Zen 4c核心解析:尺寸更小但全能高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