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日防夜防,家賊難防。”隨著跨境貨代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各家公司的“商戰”手段更是層出不窮,貨代老板對此深感頭疼。
近日,一貨代公司老板在社群上曝光了一名前員工的身份信息,指認其在入職第二日就企圖竊取公司機密客戶資料及數據庫信息,被抓現行后遭到解雇。最后該老板也提醒其他同行,在后續招聘或者找人合作時要警惕此人,以免公司利益受損。
盜取公司資料被辭退 圖源:大貨代
業內普遍認為這位被解雇員工的目的是利用非法獲取的公司客戶資料和數據,報更低價來搶客戶,為自己謀利,這種行為顯然違背職業道德且觸犯法律法規,對企業信息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有意思的是,在這位老板之后,不少貨代同行也紛紛表示自己碰到過類似事件:
“2021年的時候遇到看一個,4000塊一個月愿意來我們公司做銷售……以為撿了個大便宜,誰知道人家是自己開了公司的?!?span style="display:none">dMG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前2個月招了操作……月底要買社保時讓財務調上家公司離職證明時,發現人家是貨代公司的法人。”
事實上,如今貨代行業加速洗牌,一些企業受不住誘惑,選擇非正當途徑謀求利益也不奇怪。企查查數據顯示,2023年注銷吊銷的貨運代理相關企業高達4.46萬家,相比2022年增長了10.4%,累計注冊的新貨代企業卻只有1.53萬家,同比減少11.2%。
2023年貨代行業加速洗牌 圖源:物流沙龍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被在職員工“背刺”的事不只發生在貨代圈,跨境電商行業也出現過多起類似事件。
就在今年年初,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了一起侵犯商業機密案件,犯罪嫌疑人是某跨境公司家居家電產品類目的負責人,同時又和親戚合伙開了一家跨境公司。其利用職務之便,多次將公司的供應商信息、定價政策、運營數據等透露給自家公司,并且還盜取老東家的產品私自定低價進行售賣,前前后后共謀利45萬元。
跨境員工侵犯商業機密 圖源:深圳市場監督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霸撁媸仑撠熑嗣鎸Φ目刹粌H僅是開除那么簡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其已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將處于罰款175萬元,同時移交司法機關。
更有甚者,以應聘為幌子行詐騙之實。例如,不久前深圳某暴雷貨代公司就被爆出為了騙取月結費,安排人員到各物流公司面試商務,以此掌握對方公司的一手貨運消息,然后再憑著這些內部資料與對方展開深入合作,后期再找機會卷款跑路。有消息人士稱,該貨代公司已靠這招非法獲利上百萬人民幣。
打著應聘幌子搞詐騙 圖源:星期一跨境電商
總而言之,員工是企業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但總有少數不良用心者企圖擾亂人才市場秩序,妨礙行業的健康發展?;诖?,各跨境企業在招募英才時務必嚴把關,做好背調工作,確保選拔過程無遺漏,防止出現害群之馬。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3-89077-0.html貨代公司驚現內鬼,員工因偷竊機密被辭退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