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物流這個行業,哪怕是好好的退稅補貼政策,也能被不法分子鉆了漏洞。
此前深圳陸某、陳某二人被公安機關立案,原因是這兩人通過購買虛假海關數據向政府申請各項出口補貼,涉案金額巨大,行為涉嫌詐騙罪。
深圳報關協會發出提醒 圖源:深圳報關協會
該事件其實是一樁陳年舊案,2012年,陸某、陳某二人在了解到全國各地的外貿獎勵政策后開始動起了歪心思。他們合伙注冊了一家空殼公司,并利用深圳多家國際貨運公司大量的買單出口數據,申報當地出口貿易獎勵金,最后兩人平均分贓。
于是在2012年至2016年期間,這二人在陜西省、福建省、云南省、江蘇省等多地詐騙政府獎勵總計8769.73萬元人民幣,金額已經快要接近上億元。
這種“買單報關”的操作解釋起來也很簡單:一些沒有進出口經營權的單位或個人假借出口企業的名義,買賣使用進出口經營權出口企業提供的空白出口貨物報關單,進行虛假出口貿易活動。
要知道全國多地都有貿易獎勵政策,比如按每完成1美元出口額就獎勵人民幣0.025元至0.03元的標準兌付出口創匯獎勵資金。如果企業出口1億美元,那么獎勵金高達300萬人民幣。
某地出口獎勵政策 圖源:知乎
而這種買單報關方式不能享受出口免稅和出口退稅的稅收政策。為了騙取出口稅,不法分子充當中間人的角色,游離在監測體系之外,暗箱操縱從貨物的購進至出口到結匯的全過程。
事實上,這種買單報關的詐騙出口退稅事件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并且這些人的套路都極為相似。
2011年9月,占某、余某二人在江西省撫州市先后注冊4家公司并另借了2家公司,與撫州多個外貿部門簽訂出口創匯協議。但在協議簽訂后,這些公司并沒有經營任何出口業務,也沒有和任何生產企業簽訂代理出口協議。
為了獲得獎勵金,二人通過中間人蘇某聯系深圳的報關公司,以4家公司的名義出口了深圳其他出口企業的貨物,共獲得海關出口額1.63億美元。在這一期間,這兩人還陸續獲得撫州市多區縣出口創匯獎勵金432.63萬元,江西省出口扶持資金55萬元以及擴大外貿出口補貼132萬元。
買單報關案例 圖源:知乎
但讓人意外的是,最終這兩人的行為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進行認定,對其免予刑事處罰,也不構成詐騙罪。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這種行為是合規的,隨著近些年跨境電商火熱發展,越來越多的騙稅事件浮出水面。
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廣州一物流服務商多次虛開發票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或抵扣稅款,涉案金額高達1.4億元,稅額達1839萬元,其他涉稅違法問題的稅款約2.4萬元。
廣州物流服務商逃稅被罰 圖源: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
對于這一違法行為,稅務局對該物流服務商處以追繳2.4萬元行政處理、以及罰款9000元的行政處罰,并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總的來看,如今電商市場合規化進程正在加速,相關從業人員應當合規申報、依法納稅,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以身試法,否則只會害人害己。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3-88895-0.html找貨代買假報關單,空殼公司騙取近億元稅金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傭金低至5%,亞馬遜日本站賣家成本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