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電商監管體系不斷升級,跨境賣家已經到了“談侵權而色變”的地步。
近日,素有“小華為”之稱的深圳通信龍頭大賣——海能達發布的一則公告指出,由于在一起海外侵權案件中處于弱勢,該公司被美國法院下達了判令,禁止其在全球范圍內提供銷售、進口、出口或分發任何雙向無線電技術商品,同時公司每日還需向美國法院繳納100萬美元的罰款,直至完全遵守法院的禁訴令為止。
海能達被美國禁止在全世界銷售 圖源:海能達通信
其實,這起侵權案子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彼時美國摩托羅拉公司(Motorola lnc)以商業秘密侵權為由,將海能達告上法院。2020年,美國法院做出一審判決,認為海能達H系產品侵犯摩托羅拉公司至少一項商業秘密及版權,需向后者賠付7.65億美元。
由于不滿美國法院的判決,海能達先后向北京、廣州、深圳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起訴了摩托羅拉公司,其中,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同意了海能達的訴訟申請。
可惜好景不長,2024年4月,美國法院以違反反訴訟禁令為由,對海能達施加了全球禁售等額外制裁措施,海能達無奈撤銷深圳案件的起訴,并全平臺下架了有關商品。
美國法院相關禁令 圖源: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
本次全球禁售令對海能達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要知道,2022年,海能達公司營業收入為56.53億元,其中專業無線通信設備制造業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就高達83.31%,而雙向無線電技術產品更是該業務板塊中利潤貢獻的絕對主力。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未能及時撤銷該項禁令,海能達估計將有一大筆利潤付之東流。
海能達在國內購物平臺下架相關商品 圖源:淘寶
事實上,近年來在侵權問題上踩坑的跨境賣家還真不少,并且也不乏像海能達這樣名號響亮的大賣家。
比如,去年年底,亞馬遜汽配大賣道通科技就宣布,為了盡快結束一起商業秘密侵權案件,道通科技決定支付超2.3億人民幣與原告方和解,而該公司在2023年前三個季度的凈利潤不過也才2.67億元,幾乎與高額和解金持平。
道通支付超2億和解金 圖源:道通科技
一樁樁鮮活的案例不停警示我們,電商侵權是萬萬不能碰的雷區,多少大賣家因此吃盡苦頭,何況是承受能力較差的小賣家呢。
不過,有時并非賣家刻意涉險,而是侵權風險不請自來。隨著侵權投訴名目越來越多,一些居心不良之人也把侵權訴訟當作一門生意,將跨境市場攪得雞犬不寧。
一個真實的例子是,2020年至2021年期間,一家擁有“emoji”商標所有權的德國公司地毯式侵權投訴了超1萬名賣家,案件結果是,法官駁回大部分投訴,但還是認定有231名賣家存在侵權行為,每人需賠償這家德國公司2.5萬美元。
總而言之,跨境電商行業的水深不見底,大家在賣貨的過程中一定要慎之又慎,即要杜絕主動侵權的行為,也要學會辨識和防范各種侵權風險,確保自己始終站在電商合規的正確一方。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3-82149-0.html遭美國法院全球禁售,深圳通信大賣損失慘重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