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蘋果(Apple)、臺積電等業者相繼發表對2023年業績低迷預測后,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日前也在法說會上表示,隨著全球貨幣緊縮、地緣政治緊張、通膨加劇等變量增加,2023年展望調整為略為衰退。但即便如此,富士康不會停止全球投資腳步,將持續推進生產基地多元、分散策略。
蘋果日前發布2023財政年度第3季(截至7月1日)業績表現,總營收和iPhone銷售都下滑,且CEOTim Cook進一步表示,在整體經濟低迷影響下,加上消費者因手機效能提升延長汰換周期,對手機業者造成較大沖擊。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則于日前在法說會表示,預期2023年半導體市場、晶圓代工產業都將下滑,臺積電預期年度營收將年減約10%。
富士康在業績表現上,也與上述業者面臨類似挑戰,但彭博(Bloomberg)專欄作者高燦鳴(Tim Culpan)認為,即便經濟低迷且業務發展面臨阻礙,富士康仍致力于擴大投資。
高燦鳴指出,富士康和主要客戶長久來依賴在國內透過大規模人力來組裝產品的生產模式,因效率高又有成效;但這樣的方式可能不再復見,因國內如今已不具有勞動力、物流和可信度的絕對優勢,將全部雞蛋放在同一籃子里,已從優勢變成劣勢。
雖然富士康擁有并經營工廠,但決定生產哪些產品以及在哪生產,都是由主要客戶蘋果說了算。而據The Information此前報導,過去蘋果堅持在國內集中生產,可能是與北京當局達成某種協議,即持續在當地采購、組裝和生產,并聘雇大量勞動力,以換取在國內持續銷售產品。
而如今,蘋果看似也與印度政府達成類似但可能范圍不同的協議,包括許可蘋果在印度開設旗艦店,以爭取蘋果和供應鏈合作伙伴在當地投資設廠,為總理Narendra Modi政府的「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計劃奠定基礎。
據悉,富士康目前在印度已設有9個園區,面積相當于500座足球場,共計有30多家工廠經營中。而劉揚偉也于日前表示,預計未來幾年將持續投資印度,規模將達數十億美元。
不過高燦鳴認為,印度并不會因此取代國內成為全球電子制造中心,包括越南、墨西哥、巴西、泰國甚至捷克等都不會,但各地都可以是重要制造樞紐,每個國家都可提供各自特有的勞動力、基礎設施、物流系統和消費市場組合。
因此,富士康也在積極評估所有市場的機會,增加在國內以外地區的投資,可能不只一、兩個,而是十多個、甚至數十個投資地點。預期未來,富士康在全球每個廠區的員工數將以數萬人計,而不再是過去高達上百萬人規模。
光是過去5個月,富士康就宣布分別在印度、越南和泰國投資或增資項目,總金額超過11億美元。其中包括在印度邦加羅爾(Bangalore)和泰倫加納邦(Telangana)取得200萬平方米土地,以及在越南北部取得48萬平方米土地。
此外,富士康也直接向蘋果采購超過3,300萬美元的設備,用于印度產線部署,另向泰國電動車合資公司Horizon Plus注資4,100萬美元。這還不包括向負責管理美國威斯康星州投資項目的美國控股公司注資的9,000萬美元,以及未來5年在高雄投資7.8億美元設廠的項目在內。
盡管擴張腳步不停歇,但要說上述投資項目將取代富士康在國內深圳和鄭州數十年來建立的基礎,還言之過早,至少未來幾年、甚至十數年,國內依然會是富士康最重要的制造中心。
不過,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生產成本優勢轉移等因素驅動下,富士康逐漸將生產基地向其他地區轉移,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責任編輯:游允彤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2-5933-0.html富士康逆風中擴印度投資 消費市場在前,蘋果指哪供應商去哪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