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特爾(Intel)、臺積電紛確立最新制程技術推進與未來數年全球生產區域藍圖,2024年正式啟動內部分拆的英特爾,更信心喊出2030年超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坐上晶圓代工第二大的目標,將提前在2024年就會實現。彎道超車臺積電不成,反遭英特爾超越的三星,亦成為關注焦點。
英特爾近年因制造延遲、新舊平臺轉換不順與市場策略失準等問題,讓超微(AMD)、NVIDIA等對手群快速坐大,而在制程技術方面,更是首遭臺積電超車成功與三星在后緊追。
半導體業者認為,英特爾的轉折點在2006年,早在2005年蘋果(Apple)將Mac平臺轉換為x86處理器后,Steve Jobs曾希望能進一步與英特爾合作開發供首代采用的iPhone處理器,但遭Paul Otellini拒絕。
此決定除讓英特爾錯過iPhone所開啟的智能手機時代,Paul Otellini 數年后也承認錯失了機會。
英特爾近年啟動轉型大計,近期正式宣布將藉由IDM 2.0戰略計劃,設計與制造部門進行內部分拆與獨立后,將重新取回制程技術領先地位、擴大使用第三方晶圓代工產能,以及進行大規模擴產以強化全球晶圓代工業務。
在制造實力方面,相較臺積電擴產的高效率,外界對于英特爾重金在歐美等地建廠計劃多保守看待。半導體業者則認為,確實英特爾在成本、效率等多方面仍待提升,但其擁有美國全面補助與支持的最強優勢,在歐洲重金建廠所爭取的優惠補助也應可順利落袋。
而臺積電確立海外建廠后,獲利能力、成本管控與制程技術等多少都受到影響,英特爾有機會拉近雙方競爭差距。隨著英特爾內部分拆計劃上路,制造部門也終于動起來,生產效率可望明顯拉升,擴產計劃也將加快進行。
英特爾先前宣布在歐洲擴大投資,在德國興建2座晶圓廠,預計投資超過300億歐元,而在法國建立新的研發和設計中心,并于愛爾蘭、意大利、波蘭和西班牙,擴大研發能力、制造、代工服務和后端生產。
其中,在波蘭投資46億美元建置地封測廠,可與德國新廠以及現有位于愛爾蘭的晶圓廠密切合作,支持歐盟于2030年實現20%全球半導體產能的目標。另在重要研發據點以色列,也宣布斥資250億美元再打造一座晶圓廠。
在美國方面,英特爾已宣布擴大投資位于新墨西哥的先進封裝廠,加速發展3D封裝技術Foveros。另在俄亥俄州也興建2座晶圓廠,初始投資超過200億美元。
英特爾在亞洲越南、馬來西亞與成都皆設立封測廠。其中,馬來西亞廠區與2個實驗室,分別位于檳城與居林。其中,檳城PGAT工廠負責多條產品線的組裝測試;Failure Analysis Lab Failure Analysis Lab負責CPU的故障分析; Intel Validation Lab則對CPU、GPU和FPGA進行各種驗證。
臺積電日前宣布德國12寸新廠計劃,仿效日本熊本廠合資模式,攜手博世(Bosch)、英飛凌(Infineon )和恩智浦(NXP)共同投資成立歐洲半導體制造公司(ESMC),月產能約4萬片,鎖定汽車和工業市場,預計2024年下半開始興建, 2027年底進行量產。
半導體業者表示,英特爾擁有美國大力支持,有信心將在2納米時代追上臺積電。目前可確定的是,英特爾將如預期在2024年超越三星,坐上晶圓代工第二大位置,但接下來如何獲利,及設計部門擴大委外臺積電,雙方競合關系將是關注焦點。
來源:Digitime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2-5401-0.html拼搶先進制程,英特爾、三星交火!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華為辟謠“車BU獨立”,但王軍重磅回歸,釋放什么信號?
下一篇: 傳高通降價清庫存!最高降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