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art_content"
據外媒彭博社報道,行業數據追蹤機構IDC稱,蘋果公司可能因關稅刺激,iPhone出貨量在2025年第一季度增長了10%,達到5790萬部。這一增長源于蘋果為應對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加征關稅而進行的提前備貨。
據IDC最新發布的《全球移動電話季度跟蹤》初步數據,2025年1月至3月,iPhone出貨量同比增長約10%,從去年的5260萬臺增加到5790萬臺。2023年同期出貨量為5520萬臺,2024年出貨量較上年下滑4.7%,但2025年實現反彈。
IDC指出,這一增長并非源于市場需求突然提升,而是蘋果為應對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加征關稅進行的提前備貨。據彭博社報道,蘋果和其他消費電子企業為應對特朗普政府的最新關稅措施,已提前數月準備,在美國銷售渠道中囤積了大量產品。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布對從中國進口商品加征的關稅最高可達145%,但電子產品獲得豁免后,實際稅率有所下降。外媒預計這些征稅將遠遠低于最初的145%,從而避免消費者面臨巨大的價格漲幅。
值得關注的是,全球出貨量整體增加的背景下,中國的出貨量卻有所下降。IDC認為這與中國政府的設備補貼政策有關,該政策將售價超過6000元人民幣的iPhone Pro系列機型排除在補貼范圍之外。
▲IDC《2025年Q1全球移動電話季度跟蹤》數據
除了提前囤貨外,蘋果抵消關稅影響的策略還包括將印度制造的產品緊急調用于美國分銷。印度制造的產品相較中國產可能享受更低關稅稅率。印度被列入特朗普政府批準的90天關稅豁免國家名單,在此期間其輸美商品只需10%的最低關稅。
4月8日,《印度時報》援引蘋果美國高管消息稱,蘋果在新關稅生效前實施了印度產iPhone緊急調運計劃。報道顯示,3月末蘋果曾安排5架貨運專機,在72小時內完成印度至美國的iPhone快速轉運。目前印度已具備全球20%的iPhone產能,可以滿足美國市場主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