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3月22日消息,對于現在的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正在加速淘汰邊緣化的公司,這也讓原本就卷的市場更卷了。
自2023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淘汰賽加速,多家造車新勢力陷入困境:曾位居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的威馬汽車似乎已淡出公眾視野,豪華品牌高合汽車仍在合并預重整中掙扎,極越汽車一夜爆雷陷入“停擺”。
“兩三年后,不賺錢的車企必定會被淘汰。”3月20日,吉利控股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在業績會上直言。
受訪專家對記者表示:“終能夠在競爭中留下來的車企,必須具備多項能力,沒有明顯的短板。其中,有兩個核心能力尤為關鍵:一是AI技術的深度應用,二是強大的規模化銷售能力。”
除了比亞迪等頭部企業外,不少新能源車企還沒有盈利,對于這個行業來說,只有量跑出來了后續才會有盈利,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大家拼命卷銷量。
之前小米發布的財報顯示,在2024年,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的毛利率達到18.5%。經過調整后,這部分業務的凈虧損額為人民幣62億元。簡單測算,每賣一臺車虧損4.53萬元....
對此,盧偉冰提到,小米內部對汽車業務的盈利時間表沒有具體規定,但公司將持續努力提高該業務的盈利能力。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2-138300-0.html小米造車3年就成功背景下!新能源車企淘汰賽加劇: 兩三年內不賺錢公司必被淘汰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