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蘋果發布會,現場的媒體會一起鼓掌并發出感嘆地尖叫,熒幕前的觀眾也會不停稱贊。如今的蘋果發布會,不管是媒體還是觀眾,基本上都會發出冷笑,甚至覺得無聊。
以今年蘋果秋季發布會為例,iPhone 16系列的發布,網上的評價更多的是負面詞匯,諸如平庸、缺乏創新、擠牙膏等。
單看硬件,iPhone 16系列確實沒有太多亮點,被寄予厚望的A18 Pro芯片,也并未與A17 Pro芯片拉開太大的性能差距,其他硬件也都是常規更新。
至于蘋果首款AI大模型Apple Intelligence,由于國區暫時還無法使用,所以iPhone 16系列很難激起國內用戶的換機欲望。
有網友吐槽,蘋果不像安卓每年更新多款機型,憋了一年,結果全浪費在按鍵上了,去年iPhone 15 Pro系列的Action按鍵還不夠,今年還整出一個相機控制按鍵,沒了創新的蘋果,這是要死磕按鍵?
其實不然,作為一家全球頂級的科技公司,蘋果在產品上每次增加的功能,都是從用戶需求出發。根據調研機構demandsage公布的最新數據,全球有超過14.6億活躍iPhone用戶,他們占全球智能手機使用人口總數的21.67%。2024年,全球iPhone保有量將達到15.6億部。
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蘋果不可能隨便給iPhone增加按鍵,自然要從用戶的日常使用需求出發。
一個按鍵,簡單又復雜
其實,蘋果不是第一次為iPhone的按鍵做調整。了解蘋果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從初代iPhone到iPhone 6,蘋果的Home按鍵一直都是采用物理按鍵,到了iPhone 5S那代,蘋果開始為物理Home按鍵加入了指紋識別模塊。起初,Home按鍵的作用在于可以讓用戶快速返回iPhone主界面,連按兩下即可呼出后臺。之后,隨著Touch ID的加入,iPhone上的Home按鍵便增加了一個指紋解鎖iPhone的功能。
物理式Home按鍵一直沿用到iPhone 6。由于這枚按鍵用戶日常使用頻率非常高,隨著按壓次數的增加,物理式Home按鍵失靈的概率也就更高。很多用戶反饋,iPhone的物理式Home按鍵用久了就直接失靈了,為了避免按鍵損壞,聰明的用戶開始使用「小圓點」來代替物理式Home按鍵,也就是現在的輔助觸控。
需要注意的是,iPhone上的「小圓點」功能并不是取代物理式Home按鍵的過渡方案,這項功能一開始就是為殘障人士設計的,「小圓點」中集成了很多觸屏交互功能,包括返回主界面、呼出后臺等。
不只是殘障人士,「小圓點」對于普通iPhone用戶的幫助也很大。即使到了全面屏時代,不習慣使用全面屏手勢的iPhone用戶,仍會開啟「小圓點」,幫助他們從應用內返回到主界面,甚至是通過小圓點來調出iPhone后臺應用界面。
到了iPhone 7那一代,蘋果終于舍棄了物理式Home按鍵,改用電容式Home按鍵。或許是因為喬布斯的偏執影響了蘋果,以至于推出了這么多代iPhone后才開始重新設計Home按鍵。
與物理式Home按鍵相比,電容式Home按鍵有著一個很明顯的優勢,那就是不容易壞,這就有點類似于LCD屏和OLED屏一樣,LCD屏幕因為無法自發光,需要依靠背光層,而OLED屏因為是有機材質可以自發光,所以用久了會出現燒屏問題。
但是,物理式Home按鍵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那就是真實的物理反饋,這點電容式Home按鍵很難做到。
使用過iPhone 7和iPhone 8的用戶應該都知道,電容式Home按鍵,手指按下去的手感真就是一言難盡。
iPhone 8之后的機型,除iPhone SE系列外,iPhone數字系列已經全部采用全面屏設計,拋棄了以往保留Home按鍵的交互,正式改用全面屏手勢進行交互。這一次,蘋果選擇了直接舍棄Home按鍵。
蘋果這么做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順應市場趨勢,畢竟安卓那邊小米已經率先一步推出了全面屏手機小米MIX。這個時期的智能手機,廠商們都在比拼手機的屏占比和屏幕大小。
到了iPhone 15 Pro這一代,蘋果為其刪除了物理式靜音按鍵,升級成了Action Button,中文翻譯為操作按鈕。
這枚Action按鍵,用戶可以自定義設置,比如靜音、手電筒、相機等。之前的物理式撥桿靜音按鍵,只能用于開啟或關閉靜音,功能比較單一。而且,物理式撥桿按鍵由于存在縫隙,所以用久了會積累灰塵和污垢。
Action按鍵相當于解決了用戶之前的使用痛點,其次提升了用戶使用這枚按鍵的頻率。
因為之前有很多用戶要么從未使用物理撥桿靜音按鍵,要么因為工作環境按鍵一直處于靜音模式。現在有了Action按鍵后,除了預設的幾個系統功能外,用戶還可以通過快捷指令來一鍵開啟二維碼、一鍵聽歌、一鍵原神啟動等。
與iPhone 15 Pro系列和iPhone 16 Pro系列獨占的Action按鍵不同,今年iPhone 16全系標配相機控制按鍵。
這枚相機控制按鍵采用了電容結構,而非傳統的物理按鍵。正因如此,它可以實現多種交互功能,比如滑動變焦、半按呼出拍攝選項、長按可以直接進行視頻錄制等,甚至可以讓呼出AI識圖功能,快速識別并提取取景框中的信息,比如一家餐廳,AI會顯示這餐廳具體的信息,包括聯系電話、預訂、名稱、地址等。
從蘋果官方產品宣傳頁面可以看出,模特使用iPhone 16的手勢,很明顯是在模擬專業相機的握持手勢,相機控制按鍵正好對應專業相機的快門按鍵。
即使你是豎著拿iPhone,相機控制按鍵放置的位置也是恰到好處,這樣單手拍照也毫無壓力。
隨著智能手機硬件的不斷提升,手機相機與算法相結合,直出的照片已經不比專業相機差。用過專業相機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除了富士和少部分相機自帶濾鏡外,市面上大部分專業相機拍出的照片都需要后期處理,這對于普通用戶來說,上手門檻偏高。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使用手機記錄生活,相冊中可能已經存了上百張甚至是上萬張照片。
但是,現在是大屏手機時代,很多用戶在購機時會優先選擇更大屏幕尺寸的手機,不管是煲劇還是玩游戲都很爽,再加上大屏手機內部可以塞入更大容量的電池,其續航能力自然不用擔心。
我們都知道,大屏手機有個很明顯的缺點,那就是手感差,尤其是手掌偏小的用戶,基本上只能雙手握持和使用。
而現在的手機拍照,都需要用戶按下屏幕上的快門按鍵,拍攝手勢自然不如擁有物理按鍵的專業相機操作起來那么順暢。用戶在使用手機拍照時,如果握持手勢不當,手機很容易滑落摔至地面。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以及讓Apple Intelligence擁有感知世界的能力,蘋果為iPhone 16系列推出了相機控制按鍵。
簡單點來講,iPhone 16系列的相機控制按鍵,除了讓用戶拍照更方便以外,也是為Apple Intelligence感知這個世界設計了一個開關。說到底,相機控制按鍵設計的初衷也是為用戶帶來更多便利。
沒有哪家廠商會脫離用戶為產品設計一個沒有用的功能。所以,iPhone 16系列的相機控制按鍵并不是偽創新。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2-113195-0.html死磕按鍵!蘋果為了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