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預訂/競價,好“米”不錯過
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四個部門聯合發文了:決定開展清朗網絡平臺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本次行動3個月,先是企業自查自糾,然后是有關部門進行考核,并開設了舉報投訴渠道。
這里面首要問題就是解決“信息繭房”誘導沉迷問題。那么這行動對我們普通人有什么影響?
首先說“信息繭房”是什么?比如我家孩子刷我手機,不知怎么回事,只要是孩子刷手機,刷兩下全是幼兒短視頻了,欲罷不能;而我刷的時候全是電影解說,并不是我喜歡看,而是看一會就能睡,所以我的手機幾乎都是電影解說。
你喜歡刷一種內容,那么平臺就會反復給你推送同一種內容。所以這次整治的重點,就是禁止推送同質化的內容,防止你沉迷其中。這是本次清朗行動的首要任務,但愿以后我們不會刷到千篇一律的內容了。反過來說,這對我們互聯網草根從業者有什么影響呢?因為現在所謂的互聯網創業者已經變成了:流量的奴隸,平臺的編輯了。創業者不好好打磨產品,而是研究如何搞流量,為了搞流量不擇手段的創造“吸引眼球”的內容。因為現在流量壟斷化、孤島化,能表演的舞臺之后3-5個了。
我們已公眾號舉例吧,公眾號已誕生于2012年,整整12年了。前10年,公眾號主打的還是粉絲經濟,而這兩年算法突變,變成了“推薦算法”,風氣一下變了。以盧松松公眾號為例:我的賬號幾乎都是站長、SEO和互聯網創業者。以前只發和他們相關的內容,偏技術類型的,這些粉絲大家都能看得到。可現在不行了,現在不蹭流量啥都不行了。
如上圖所示,我講我自己的事,只有1200閱讀量,因為沒人關注一個普通創業都做了啥,跟普通人半毛錢也沒關系,但我講姜萍事件、國產手機事件都是幾萬的流量和評論量。而“姜萍事件”已經有上萬篇文章、幾十萬個短視頻都在說這事了,大家都在蹭“姜萍事件”流量。因為你只要說了,大概率就有流量;而你不說,一定沒有流量。對普通人來說,只要你主動搜索“姜萍”看一眼姜萍事件,那么平臺就會反復給你推送姜萍的內容,直到你看吐為止。而且平臺根本不缺相關內容,有數以萬計的“編輯”為平臺創造內容。而這些“編輯”們也樂此不疲,因為他們能獲得“流量”。其實我不喜歡看熱點新聞、也比較反感這些,我只想把公司運營好,找點創業方向,只想關注自己的領域、但無奈,現在的創業方向發生劇變,容不得你關注細分領域。我只能從泛流量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一星半點客戶。
寫在最后央視主持人董倩說了:互聯網算法本身它是不存在對錯的,但是設計它使用它的人,需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的,在賺錢的過程中,平臺能夠先考慮到網民的利益,然后網民當意識到“你在考慮我的利益的時候”,這個利益最終也會算到互聯網平臺上。先利他,才能利己。所以,我們必須為四部門的抉擇支持、點贊。
盧松松是一位自媒體人、短視頻博主。也是創業者必看的賬號,關注草根創業圈、科技互聯網、自媒體和短視頻行業。感謝您的關注!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1-123043-0.html我們是流量的奴隸、平臺的編輯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愛企查反詐宣傳公益活動:攜手共筑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