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近期,上交所正式受理了山東華光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光光電)科創板上市申請,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激光器外延片、芯片、器件和模組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據披露,華光光電于2019年11月26日與信達證券簽署了IPO輔導協議,歷經三年半的輔導期,于2023年6月29日向上交所遞交科創板IPO申請,審核機構7月15日作出第一次問詢,目前因為“其他事項”處于中止狀態。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公司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 3,199.15萬元、3,893.25萬元和4,461.64萬元,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占近三年累計營收的比例為14.67%。但與半導體激光器行業國內已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的研發投入規模相對較低。未來三年,公司將在半導體激光器領域繼續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
不過,半導體企業的科技創新需要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而營收的增長、產品應用的拓寬則需要以技術創新作為驅動力,市場競爭力的提升需要一直保持技術的先進性。
集微咨詢基于Incopat數據庫,對華光光電的專利進行檢索,結合華光光電公布的招股說明書,發現華光光電在知識產權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或可能影響其上市進程。
核心技術專利布局持續性存疑
據招股書披露,華光光電的核心技術包括半導體激光器外延結構設計、半導體激光器外延材料生長、半導體激光器芯片設計與制備、和半導體激光器器件、模組設計與封裝四大分支。相關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情況如下表:
核心技術專利布局情況表
來源:集微咨詢(JW Insights),華光光電招股書
從上表統計得出,華光光電的核心技術專利共141件,其中低損耗非對稱寬波導結構設計、腔面鈍化和鍍膜技術、高可靠性金錫封裝技術、低應力高效熱管理技術、亮度光纖耦合技術和疊陣模組一體化光學處理技術的對應專利均超過了10件,但部分技術的發明占比較低,專利穩定性不足。其他核心技術的專利都在10件以下,高密度多層金屬結構相關技術僅布局了2件發明專利,部分核心技術(光波導濾波器技術、高功率波長鎖定光纖耦合技術)的專利甚至還處在申請階段暫未授權,可見公司對于核心技術的專利保護力度不足。
此外,公司所有的核心技術中,僅亮度光纖耦合技術和疊陣模組一體化光學處理技術的專利布局是截止到2022年的,這與公司的疊陣模組、光纖耦合模組相關產品2022年收入增速最高保持了一致,但其他核心技術的專利布局都在2020年之前,也就是近些年都未繼續對這些核心技術進行專利布局。可見,公司對于核心技術的專利布局缺乏長遠考慮,核心技術的持續性存疑,優勢也很容易遭到削弱。
核心技術人員與核心技術專利發明人不一致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發明專利共148件,應用于主營業務半導體激光器外延片、芯片、器件和模組生產的發明專利合計126件。此外,根據前表中的統計結果,華光光電僅有91件發明專利應用于公司核心技術。然而,公司依靠核心技術形成的主要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超過97%,這意味著發明專利中有35件(近3成)才帶來主營業務不到3%的收入,另外還有22件發明專利對公司主營業務完全沒有貢獻。可見,主營業務中的發明專利的專利價值或遭到很大質疑。
核心技術占營業收入比重
此外,華光光電核心技術人員與核心技術專利的發明人不一致。招股書第176-177頁披露了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包括朱振、陳康、孫素娟、劉成成、任夫洋、秦華兵、姚爽和趙凱迪,同時還披露了每個核心技術人員申請的專利量,但并未透露核心技術人員的核定標準。
集微咨詢對其核心技術專利的發明人排名情況進行了分析,發現核心技術人員申請的專利量與招股書中披露的不同,除孫素娟(高級工程師)與朱振(正高級工程師)排名第五和第八,徐現剛、蘇建、李沛旭、湯慶敏等研發人員對公司的核心技術專利儲備也有較大貢獻,相應專利都超過了20件,但卻并未被納入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而陳康、劉成成、任夫洋、秦華兵、姚爽等核心技術人員的專利均在5件以下,并且大部分是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因此,審核機構很可能對核心技術人員的認定提出質疑。
自稱新技術國際領先卻缺乏境外專利布局
據招股書透露,公司2022年開發的790nm激光器單光束產品實現技術突破,其中“高功率高可靠性808nm激光器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高能占比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光譜壓縮技術及產業化”和“寬溫區高可靠性808nm泵源模塊研制及產業化”等3項技術成果被評價為國際先進水平。
但據集微咨詢專利分析師統計,公司目前所有專利都是中國專利,暫時未在境外布局任何專利。如果這幾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事實,公司未能及時申請相應的境外專利來進行保護并搶占海外市場先機,其知識產權戰略眼光或遭到投資者的懷疑。
基于以上分析,華光光電在核心技術的專利保護、發明專利的價值、核心技術人員的專利數量以及先進技術海外布局等方面存在一定風險,針對這些知識產權相關問題,后續可能需要考慮如何答復才能使得公司上市過程順利推進。
(校對/黃仁貴)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0-7893-0.html【IPO價值觀】核心技術專利布局持續性存疑,華光光電IPO能否順利過關?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