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熬不動了,昨天 S 賽還沒看完就倒了。
本想著睡醒看比分,結果一睜眼就被另外一條重磅消息呼臉上——
阿里發了全球數學競賽的通告。
劃重點: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教師王某某,在預選賽中對其指導的學生提供幫助,違反了預選賽關于 “ 禁止與他人討論 ” 的規則。
嗯,說得直接點,姜萍確實作弊了。
至此,今年輿論熱度高,爭議大的事件,終于水落石出。
雖然真相已經有了,但有一點還挺值得討論的:
事情的本質,其實就是一考試作弊。
的確,作弊是不好,但它并不罕見,大家每年都能刷到高考作弊的新聞。
可為啥姜萍這件事,會引發全社會關注,產生這么大的輿論風波呢?
其實答案就在我們自己身上。
先給大家回顧下來龍去脈。
今年 6 月 13 日,達摩院公布了 2024 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決賽入圍名單。
大家驚訝地發現,有一位 17 歲中專學生擊敗了眾多頂尖名校的學生,以全球 12 名的成績 “ 爆冷 ” 入圍決賽。
這位學生,還是 30 名選手中唯一的女生。
中專,女生,數學競賽全球 12 名,這三個要素很快就讓事情登頂了各大平臺熱搜,從知乎、微博再到抖音。
根據微博熱搜時光機顯示, # 中專女生爆冷拿下數學競賽全球 12 名 # 在熱搜榜上從當天下午 1 點掛到了第二天上午 7 點。
當天下午 1 點 50 到 6 點 50 ,它一直穩坐熱搜第一。
據不完全統計,光這一個詞條的閱讀次數已經達到了 2.4 億。
接下來幾天,隨著姜萍的相關話題不斷涌現,紀錄片也跟著發布,大家又了解了這個中專天才少女背后更多的故事。
比如學的是服裝設計,夢想是到浙江大學學習服裝設計相關專業,平時利用課余事件自學高等數學,姜萍的指導老師也參加了比賽,全球排名 125 名。
但與此同時,質疑聲也接踵而至。
有人看完紀錄片,無法相信一個人是如何在一年半時間利用每晚課余幾小時,學完高等數學等多門課程。
也無法理解姜萍把看了一年多的 “ 謝惠民數學分析 ” 說成了 “ 數學方面 ” ,板書還存在著把Σ寫為 “ / 2” 等多個低級錯誤。
在網友扒出來姜萍的日常成績后,這種質疑聲更大了——
一個英語成績一般的人,怎么就能用一本英語詞典輔助自己學完了純英文《 偏微分方程 》?
為什么月考成績只有 83 的人,沒過幾天就拿了國際數學競賽的第 12 名?
再后來,北大數學教授袁新意,北大碩士趙斌都對姜萍的板書書寫問題以及步驟,都提出了一定的質疑。
當然,也有網友反對這些質疑。
有人說每個人板書的習慣不同,不要瞎挑刺;
也有人說姜萍月考一次 83 分壓根說明不了什么, “ 近代力學之父 ” 錢偉長高考成績不也不行?
總之支持的人和質疑的人也都能找到自己的論據。
那段時間,每一個相關話題下都能看到雙方在對峙,甚至戰火還衍生到各大群聊。
有人用姜萍的故事激勵自己,有人在話里加上 “ 姜萍 ” 作為一種諷刺。
反正大家就這么僵持著,直到今天發布通告的那一刻。
其實很多網友認為,這件事重點還是姜萍身上中專和女生兩個標簽。
換個角度講,如果是江紋龍在數學競賽上作弊,考進了決賽,這件事是絕對不會有多大反響,頂多大家罵兩句得了。
畢竟身邊哪有這么多人會關心自己看不懂的數學競賽啊?哦你問我江紋龍是誰,那是我表弟。
可一旦有了這兩個標簽,事情馬上不一樣了。
它不光是中專之于博士的對比,還有 30 個考生中唯一一個女生的加成。
人們往往就是更傾向于相信,那些符合自己設想的完美劇情。
小學生秦朗的暑假作業能火爆全國,不也是這個道理么。
可當故事滿足了期待,真相有時候就沒那么重要了。
或許是因為這個吧,達摩院也好,后來一眾轉發的媒體也罷,都不自主地把傳播邏輯擺在了事實核查的前面。
同樣的,當新聞分發到每個人的手機屏幕上,我們看到故事一瞬間,第一反應也是感動、驚訝。
哪怕北大教授袁新意在看到報道時,也是 “ 為姜萍取得這樣的成績而高興,為中國出了這樣一個數學天才而激動 ” 。
所以把姜萍推上神壇的,不是達摩院,也不是她導師,而是人性和輿論。
同樣也正是因為人性,在大家發現姜萍眾多疑點后,那種從滿懷期待到被欺騙的情緒落空,自然要來一波情緒宣泄。
于是一場輿論風波,就這么在造神和屠神中,愈演愈烈。
說實話,我也希望姜萍沒有作弊,我也想看到國內能出現這樣的天才。
但生活不是電影,它沒有那么多跌宕起伏的故事可以發生,它只能存在于真相之上。
如今官方通告已經公布,當初看法不同的網友們似乎也終于分出了勝負。
但仔細想想,這場風波中其實沒有贏家。
翻來覆去,除了沒有休止的爭論,我們似乎什么也沒得到。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7-125259-0.html阿里“天才中專少女”事件水落石出:我們都輸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