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新聞說,瑪氏即將收購 Kellanova ,結果在國外收到了超級超級多關注。
可能大家還不大清楚,這都是誰和誰啊。
Kellanova 的前身是家樂氏,去年剛和賣谷物麥片的項目分家,它手里有著品客、 EGGO 華夫餅等等零食品牌。
瑪氏更是重量級,手里著士力架、 M&M 豆等零食品牌,還是國際頂尖的連鎖寵物醫院。
目前 Kellanova 的市值約為 270 億美元,所以這筆交易,將會是包裝食品行業有史以來,規模大的交易之一。
而這個消息一爆出, Kellanova 的股價直接暴漲。
兩個國際食品巨頭的收購案,雖然看起來挺大的,但我怎么想也不至于鬧出這么大動靜呀。
于是趁著這機會,咱們去查了查,結果不查不知道,原來國外網友們對這次收購,都快炸了鍋了。
開心的網友表示,臥槽,好像油炸士力架聽起來口感應該不錯。
有的人則是擔心這次收購,可別毀了品客薯片。
還有的網友則是表示,品客一生黑,愛咋咋地。
甚至有人一人噴倆巨頭,說他們是 “ 骯臟的農業垃圾食品公司 ” 和 “ 垃圾食品 ” 。
所以看起來,這次收購能這么受關注,很大可能就是因為涉及到了品客。
我們繼續扒了扒后才發現,原來品客的薯片背后,還有一堆有意思的故事,咱也借著這個機會跟大家說道說道。
如今薯片界,國內大家熟悉的有樂事、可比克、上好佳和品客等等,另外三家主戰場是袋裝薯片,而品客主要賣的是罐裝薯片。
早在 19 世紀,薯片誕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只有袋裝的。
但袋裝薯片又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太油膩了黏手、不新鮮等等。
麻煩的就是,薯片在運輸過程中很容易崩碎,拿到手的薯片碎成了 “ 艸署片 ” 。
這個問題后還是寶潔公司,沒錯,就是那個手里握著飄柔、舒膚佳、汰漬的日化巨頭寶潔。
他們找到了化學家弗雷德里克 · 鮑爾( Fredric Baur )幫忙,別問我為什么要找化學家,專業就完事了。
鮑爾老哥也不含糊,認認真真地當了 2 年半的薯片練習生,還真給他成功出道了。
鮑爾放棄了直接從馬鈴薯切片的常規做法,改用馬鈴薯面粉團壓制成薯片。
不僅如此,他在確定新型薯片的工藝后,巧妙地還把薯片設計成了 “ 雙曲拋物面 ” 的形狀,也就是馬鞍狀。
長成這種奇怪形狀后,薯片喜提一波大加強。
比如我們平時吃袋裝薯片時,很容易嘎嘣一下,碎成 2 大片。
這是因為普通薯片被切割成薄片后,結構比較脆弱。
類似生活中,玻璃、陶瓷這類比較脆的東西,都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所以廠商們不約而同地選擇袋裝,然后填充氮氣。
品客罐裝薯片的雙曲拋物面的造型,能比普通的薯片更耐抗,不容易碎掉。
同樣是罐裝薯片,友商( 圖左 )的薯片就不是雙曲拋物面
不僅如此,雙曲拋物面的造型,還能讓薯片更能承受推擠,所以品客的薯片,不用擔心疊放的壓力導致碎掉。
于是,品客遙遙領先地,使用了罐子來裝薯片。
甚至,哪怕是袋裝的品客薯片,包裝里的氮氣保護填充,都比友商們少。
鮑爾老爺子本人對這個設計也頗為得意,甚至在他活著的時候,就和子女說: “ 以后就把我的骨灰,裝進品客的罐子吧。 ”
后他的夢想實現了,他的兒子女兒一合計:原味的品客才是該裝爸爸的地方!
如今,大家紀念鮑爾的做法還是獻上一罐品客
但品客這種異類的出現,也讓薯片界掀起了一場激烈的戰斗。
雙方分別是傳統薯片廠商的守舊派,和以寶潔旗下的品客為首的維新派。
在守舊派看來,之前利用原切馬鈴薯片制作的,才是真正的薯片,美國人把它叫做 Potato Chips 。
品客的薯片,為了保持統一形狀,其實是用馬鈴薯、小麥、玉米混合成的面團,然后壓制出的 “ 餅 ” ,這也能算薯片( Chips )?
品客那邊肯定不服,就問你主材料是不是馬鈴薯做的吧,成分表第一名是不是馬鈴薯吧?
兩邊一度鬧到美國政府那兒,終 FDA 一錘定音:我站守舊派,不是從馬鈴薯直接做出來的,算什么薯片?
但 FDA 又考慮到品客得絕大多數原材料,歸根結底還真是馬鈴薯,所以, FDA 表示,我法外開恩,允許品客介紹自己是 “ 由脫水馬鈴薯制成的薯片( potato chips made from dried potatoes ) ” 。
看到這個結果的品客滿腦子肯定是:我謝謝你啊, FDA 。
然后轉頭就想了個更妙的方法,不讓我叫美式英語的薯片( Chips )是吧?
那我就用英式英語的薯片,也就是 Crisps ,這個 Crisps 其實就相當于咱們的通假字,擱哪兒( 除了北美 )都是薯片的意思。
當時的品客肯定覺得自己這騷操作血賺,但很快他們就開始后悔了。
因為后來英國主抓品客薯片( Crisps )的說法,把品客告上法庭,因為馬鈴薯制品在英國需要繳納 17.5% 的增值稅。
雖然品客這時候又開始鉆空子了,他說自己產品里,雖然成分表第一是馬鈴薯,但它的含量只有 42% ,還不到一半呢,怎么能算馬鈴薯制品呢?
英國法院先認同品客的確不是薯片,后面又反悔,終裁定品客就是薯片,品客也乖乖地交了錢。
無論怎么樣,薯片的做法倒是確定了,可口味怎么辦?
不少人至今仍然覺得,罐裝薯片就是沒有袋裝的好吃。
這倒也不是沒道理,因為原切型薯片還保留著馬鈴薯的細胞壁,內部的植物纖維能和蛋白一起,組成剛性結構保持口感。
可當馬鈴薯被磨成粉,沒了這種結構,所以吃起來,口感上自然會差一些。
早期的時候,品客薯片口味不說不咋滴吧,但顯然很難吃。
所以品客薯片銷量一直上不去,差點成為了寶潔之恥。
但我可以告訴大家,這還真怪不了制作工藝,更大的可能是因為咱們的鮑爾老哥不是個好廚子。
直到,寶潔改請了一名數學家亞歷山大 · 利帕( Alexander L.Liepa )來掌勺。
但事實證明,數學家比化學家更適合當廚子,在他的帶領下,品客改進了薯片口味逐步走向輝煌。
但利帕也有些怪癖,他前同事說這老小子在研發品客的時候,的確搞出了很多口味,但還發明了很多寶潔公司根本不敢賣的食品。
甚至他都沒忘了自己數學家的身份,常常在大半夜翻進實驗室里,給每位實習生的桌子上留一道微積分問題。
如果你答不出來,那第二天就會因為左腳先邁進公司而被辭退;如果你答出來了,他以后再給你換更難的。
不僅薯片從口味到設計都牛的很,生產線請的專家也一樣。
品客當時流水線機器的設計師,是一名叫做吉恩 · 沃爾夫的工程師。
這哥們為了造個薯片機,甚至直接跑到隔壁的 IBM 借用了一會超算電腦,只為了評估品客薯片的空氣動力學,從而適配合適的機器速度,以至于薯片不在快速傳送帶上亂飛。
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次超算經歷打通了他的任督六脈,還是發明完機器后感覺老本行沒有挑戰了,這哥們隨后就開始自己摸魚生涯,一摸就是足足 16 年。
他摸魚的時候只干 3 件事:
寫小說;
寫科幻小說;
寫牛逼的科幻小說。
就這么說吧,沃爾夫的著作名叫《 新日之書 》和《 軌跡 》,他甚至拿了兩個星云獎( 科幻界的諾貝爾文學獎 )的科幻大師,還被《 冰與火之歌 》的作者喬治 · 馬丁稱為科幻史上好的作家之一。
這么一看,合著品客又是找了一個科幻大師當工程師唄?
有了這么雄厚的底子,品客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國際四大薯片商之一。
甚至,它不僅賣的多,它的品牌已經成了外國的短視頻爆款制造機。
光是簡單惡搞一個品客底部有醬汁的視頻,就能收到三千多萬次播放。
因為罐子可愛的造型,也被各種博主用來教學 DIY 成各種盒子。
利用品客薯片獨特的造型搭出一個個品客環。
但實話實說,這么多年來,品客一直有點高不成低不就的味道。
你說它很垃圾吧,它又是全球頂尖的薯片商,如果說它牛逼吧,又被樂事們壓的死死的。
特別寶潔為了把重心聚焦回主營業務,在 2012 年時把品客賣給了家樂氏后,品客的量變少了,價格變高了,被不少網友瘋狂吐槽,也算是敗了很大一波路人緣。
但家樂氏在去年拆分之后,手握品客等零食品牌的 Kellanova 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大環境下,反而不斷利潤和營收的雙增長,股價也在穩步攀升。
所以,這次瑪氏也是瞅準了這種潛力,才發起了這次收購,完善著自己的商業版圖。
如果瑪氏成功買下了 Kellanova ,好好地再調整調整品客,對愛吃品客的小伙伴們,倒也不是個壞事嘛。
只是,千萬別搞出個什么士力架味的薯片、油炸士力架就行。
畢竟,意大利紅燴的袋裝樂事,是我永遠滴神!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7-106945-0.html品客要被士力架收購:你當年吃的 其實不是真“薯片”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